期刊简介

  《特别健康》杂志原由省卫生厅主管,已创办20多年,曾创下单期发行近20万份的辉煌。本刊主要介绍世界医学前沿进展状况,报道我国医学院校、科研院所最新的研究成果,介绍医学新理论,总结临床经验,推动我国医学事业的发展,为人类健康服务。

  《特别健康》本刊以广大医护工作人员为读者群,用医学的科学理论和临床技术指导医务工作者的医疗服务实践,为广大医务工作者提供良好的教育机会和学术交流的平台,致力于全面提高医师的综合素质。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主办单位: 湖北特别关注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部门: 《特别健康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2095-685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2-1852/R

邮发代号: 38-16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出版地区 湖北

出版地区 湖北

订购价格 264.00

杂志荣誉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特别健康杂志
  • 杂志名称:特别健康杂志
  • 主管单位: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主办单位:湖北特别关注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 国际刊号:2095-6851
  • 国内刊号:42-1852/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特别健康杂志2014年第10期文章
  • 萧乾夫人破译天书

    在世界文学界,《尤利西斯》被人称为“天书”,素以晦涩难懂闻名.全书除了夹杂着德、法、意、西班牙语以及北欧的多种语言外,还时常使用希腊语和梵文.1990年8月的一天,译林出版社社长李景端找到文洁若,想请她和丈夫萧乾将《尤利西斯》翻译出来.“当时萧乾不同意,说自己都八十开外了,搬这座大山太不自量力,我却擅自答应下来.”文洁若深情地回忆说.......

    作者:吴志菲 刊期: 2014- 10

  • 感恩号人力房车

    朋友邀我去江苏丰县参加“有情有义丰县人”的采风活动,我欣然应诺.到了丰县,我从当地同志提供的二十多个采访线索中,挑出了一个叫谢淑华的退休校长.县里提供的资料写道:“母亲因严重晕车,63岁的谢淑华用起名‘感恩’号的人力房车,拉着90岁的母亲,2013年4月从上海出发,徒步拉着车,直到北京,历时43天,行程1700里.2013年9月,她又拉着母亲从北京出发向南,一直到达海南三亚……”......

    作者:叶延滨 刊期: 2014- 10

  • 婆婆的圈套

    我的婆婆是一个精明人,她知道让媳妇做家务,不能以传、帮、带的形式,更不能用死命令的形式来完成,而是一个循序渐进,需要不断提升媳妇觉悟与兴趣的过程.所以当我嫁入婆家,在我挽起袖子无从下手的时候,婆婆说:“我一个人就好了,这里油烟重,你出去看电视吧.”......

    作者:刘希 刊期: 2014- 10

  • 送每位邻居手工扇

    入夏的时候,忽然收到了邻居老王送的一把扇子,仿佛有股清风,掠过心头.扇子有点重,手柄是用木头做的,重量就出自这截圆木头.木柄被打磨得光滑圆润,像圆溜溜的擀面杖一样,很顺手.老王告诉我,这把扇子,都是废物利用,做扇面的纸板是网购包装盒,木柄的木头,则是拖把的木棍子磨制的.......

    作者:孙道荣 刊期: 2014- 10

  • 宴飨此刻的完美

    天光有些暗.我侧脸照了一下镜子,竞被镜中的影像吓了一跳.那个瞬间的我,像极了自己的母亲.一愣神儿,我越发惊惧了,因为镜中的影像,居然又有几分像我的外祖母了.我赶忙点灯,让镜中那个人的眉眼从混沌中浮出来.这么快,我就撵上了她们.......

    作者:张丽钧 刊期: 2014- 10

  • 共老

    我们走进中环一个公园.很小的一块绿地,被四周的摩天大楼紧紧裹着,大楼顶端插入云层,底部小公园像大楼与大楼之间一张小小吊床,盛着一点青翠.淙淙流水的池边,是一块凹凸有致的岩石,三个人各选一个角,坐了下来.一个人仰望天,一个人俯看地,我看一棵树.那树矮墩墩的,树叶油亮茂盛,挤成一团浓郁的深绿.......

    作者:龙应台 刊期: 2014- 10

  • 引吭不老歌

    俗话说:“老要张狂少要稳”.家住辽宁省鞍山市台安县郊区的刘老伯便是“老要张狂”的典型.八十有五的刘老伯名叫刘春霖,从三尺讲台上退休后,身兼数职:老干部大学客座教授、写作班导师、校外辅导员、家庭图书馆馆长、小区治安巡检员、老年志愿者……同时,他报名参加了县里老干部大学的各种学习班,成了书法班、门球班、电脑班、拳术班的优秀学员.......

    作者:钱国宏 刊期: 2014- 10

  • 别出心裁斗琴

    斗分高下,亦有雅俗之分.俗者,斗狗,斗鸡,斗蛐蛐;雅者,斗草,斗茶,斗山歌.苏州人喜欢将世俗的生活艺术化、情调化,看似三分附庸风雅,实有一丝闲情雅趣.好友大毛和薄皮别出心裁要来一番“斗琴”,相约会于大石头巷吴宅的“四时读书乐”砖雕门楼下.两人皆痴迷二胡,又是性情中人,不久前几乎同时置得一把好琴,说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斗琴,非为炫耀,只为知音.倘若能斗出几分雅致,几分见识,也算是佳话一段.......

    作者:王华 刊期: 2014- 10

  • 人为什么要吃野味

    冬天,对于居住或路过广东的野生动物来说,是一个从野生动物变成野味的季节.广东省林业厅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半数以上的广州人吃过野生动物.为什么要吃?45%的人回答说:“能增加营养.”“出于好奇”的占37%,“为了显富”的有12%.表面看来,多数人是为了摄取“营养”而进食野生动物.事实上,这里所谓的“营养”,并不是人体必毕竟不是吃猪肉,至少在野生动物“爱好者”看来,“肥美说”简直就是对他们智慧的侮辱.......

    作者:沈宏非 刊期: 2014- 10

  • 文人谈美食远庖厨

    中国的古人常给饮食做招牌,一为皇帝,二为文人.前者用其贵,后者借其雅.普普通通的红烧肉,一改叫“东坡肉”,吃进肚里都有“大江东去”的感觉.论起来,文人也确有这种资格.比起一般人,文人更讲究吃喝,也更重视吃喝.唐朝新科进士高中之后,第一件大事便是集资筹款,在长安的杏园举办宴会,向主考官谢恩,与同年结识;待到通过吏部的考试,取得做官资格后,进士们还要在曲江边举行盛大告别宴会,吃喝完毕,泛舟游乐,然后各......

    作者:汪朗 刊期: 2014-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