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特别健康》杂志原由省卫生厅主管,已创办20多年,曾创下单期发行近20万份的辉煌。本刊主要介绍世界医学前沿进展状况,报道我国医学院校、科研院所最新的研究成果,介绍医学新理论,总结临床经验,推动我国医学事业的发展,为人类健康服务。

  《特别健康》本刊以广大医护工作人员为读者群,用医学的科学理论和临床技术指导医务工作者的医疗服务实践,为广大医务工作者提供良好的教育机会和学术交流的平台,致力于全面提高医师的综合素质。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主办单位: 湖北特别关注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部门: 《特别健康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2095-685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2-1852/R

邮发代号: 38-16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出版地区 湖北

出版地区 湖北

订购价格 264.00

杂志荣誉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特别健康杂志
  • 杂志名称:特别健康杂志
  • 主管单位: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主办单位:湖北特别关注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 国际刊号:2095-6851
  • 国内刊号:42-1852/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特别健康杂志2014年第10期文章
  • 佯装不陪他

    前几天在公园里见到非常有意思的一幕,一位老先生,大概七十多岁,从他走路的动作中明显看出他是中风后遗症,可是老先生很顽强,连拐杖都不用,竭力用那不太听使唤的左腿,保持好与右腿的协调合作.老先生在树荫下的小路上坚持不懈地走着,眼神执拗.......

    作者:刘丽 刊期: 2014- 10

  • 叹服八旬婆婆

    婆婆幼时被父母送给姑母,年少时出嫁,嫁得也不好,接下来是中年守寡,老年失女,如今一身病痛,孤苦伶仃.婆婆说话很生动,像写作的人一样,喜欢夸张、幽默,时而小刻薄.我喜欢听她唠叨过去,不像小姑子老是打断她、揭发她“瞎讲有啥讲头”.婆婆年轻的时候一手好厨艺,老来退步很大,可是我也吃她做的东西,不像我老公,拔腿就逃.......

    作者:孔明珠 刊期: 2014- 10

  • “偏方控”老娘

    有一天,我在办公室收拾东西,翻出两本别人送的关于民间老偏方的书,于是带回家.果然,我娘如获至宝,戴上老花眼镜,边看边发出——啊,哦,嗯,这样啊——各种意味深长.比如里面提到一个方子,专门针对胃部炎症,说的是白芨和大黄各两百克,打成粉后每日按时服用,一次五克.我娘充满信心:这个,可以试试!......

    作者:夏浆果 刊期: 2014- 10

  • 我编歌谣育孙辈

    孙辈们一天天成长,孩子们的教育问题就提到日程上来了.眼见着一个个调皮哭闹不听话,相互斗嘴打架耍蛮横,怎么办?他们的父母在自己的小家里说话还灵,一来到大家里,他们的话孩子们就不听了,因为有我们老两口给撑腰.老伴说:“你不是‘笔杆子’吗?何不编些歌谣教他们唱,可能会起些作用.”她一点拨,我开窍了.......

    作者:韩长绵 刊期: 2014- 10

  • 初老之境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感觉到自己初老了呢?我仔细想想,似乎是两件事.一是个人形象.以前总爱披肩、旗袍、高跟鞋,看人时,眼角无意识地上斜、左斜或右斜,被看者可能感觉遭遇了媚眼,实际上完全不是那回事,我并无意去迷倒谁,只是骨子里飞扬的神采,它自己渗出来了.现在呢,喜欢宽衣大袖,麻质或纯棉的,配上运动鞋.目光也成一地白月光,柔和宁静,波澜不惊.......

    作者:梁凌 刊期: 2014- 10

  • 我是快乐的大牛虻

    当得知我生癌之后,妻子暗自哭了多次,而我处之泰然,还写了一个佛教的《偈》,其中有这样几句:“此次遭劫,毫不惊慌;虽然凶险,并非膏肓.与病同体,福报回向;与医配合,定能复阳.与佛相亲,身心俱康;与己相约,沉稳坚强.”妻子问我:“叶新,你真的一点儿不紧张?”我说:“我紧张什么,只要主刀医生给我开刀的时候不紧张就行了.他要是紧张,手一发抖,我就完蛋了!”妻子听了哭笑不得.......

    作者:沙叶新 刊期: 2014- 10

  • 老而交友

    一次在茶馆品茗,同桌两位老人有说有笑,茶桌上的几色小吃也嚼得津津有味.我看他们的神态模样有许多相似之处,以为是老哥俩.搭话交谈,果然二位都姓徐,是老中医,年长的八十有六,年轻些的也六十四了.“您大哥身体真好啊,还能嚼开花豆!”我说.徐二爷答话:“家父至今一口好牙,耳聪目明.上茶馆,走着来,不拄手杖.”......

    作者:赵大年 刊期: 2014- 10

  • 随时准备亲吻上帝

    我六十多岁时父母相继去世,70岁时老伴病故.我和弟弟妹妹们说,这就像是卷心菜,外面的那一层黄叶剥光了,我这个无论在娘家还是婆家都属“绝对大姐”的人,就成了袒露在外面的那一层老叶了.我说这话是认真的.我的确做好了思想准备,不知哪一天会接到“你该下场了”的通知.因为我明白,我比弟弟妹妹们大了一二十岁,按自然规律,我也是排在前头的.......

    作者:胡筠若 刊期: 2014- 10

  • 为妈妈找伴

    爸爸离开我们已经三年多了,妈妈似乎总走不出爸爸离世的阴影.尽管她每天忙得不亦乐乎——参加各种保健活动,偶尔约牌友在院子里打打小牌,在院外开垦了一小块碧绿盎然的莱畦……可是,我觉得妈妈仍是不快乐的.有好多个夜晚,妈妈房里的灯都亮着.透过门缝,我悄悄望过去,只见她斜靠在床头,一动不动地凝望着墙上爸爸的遗照.灯光下,妈妈是那样孤单苍老.......

    作者:张丹 刊期: 2014- 10

  • 久病胜良医

    重庆资深媒体人漆园子曾因为先天性鼻甲肥大而患上头痛,这个痼疾,很多年来一直紧紧地尾随着她,纠缠着她,成为一个挥之不去的噩梦.2004年左右,漆园子举家迁往城郊某小区,以此避开城市难以忍受的烟尘.稍后,她又辞掉工作,彻底从媒体隐去,这一消失就是好些年.她很少出现在城内,也很少有文字面世,与丈夫、一只杜宾犬、一只黑猫,安然地偏居一隅,写字、作画、练拳、研习中医.这到底怎么回事呢?......

    作者:何泛泛 刊期: 2014-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