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特别健康》杂志原由省卫生厅主管,已创办20多年,曾创下单期发行近20万份的辉煌。本刊主要介绍世界医学前沿进展状况,报道我国医学院校、科研院所最新的研究成果,介绍医学新理论,总结临床经验,推动我国医学事业的发展,为人类健康服务。

  《特别健康》本刊以广大医护工作人员为读者群,用医学的科学理论和临床技术指导医务工作者的医疗服务实践,为广大医务工作者提供良好的教育机会和学术交流的平台,致力于全面提高医师的综合素质。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主办单位: 湖北特别关注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部门: 《特别健康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2095-685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2-1852/R

邮发代号: 38-16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出版地区 湖北

出版地区 湖北

订购价格 264.00

杂志荣誉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特别健康杂志
  • 杂志名称:特别健康杂志
  • 主管单位: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主办单位:湖北特别关注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 国际刊号:2095-6851
  • 国内刊号:42-1852/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特别健康杂志2015年第1期文章
  • 读三国看医患关系

    关公不疑华佗关公与曹仁交战时右臂中箭,因箭头有药,右臂青肿,不能运动.忽一日,有人从江东驾一叶小舟而来,直至寨前,自言姓华名佗,因闻关将军中毒箭,特来医治.华佗看过关公的箭伤之后说:“此乃弩箭所伤,其中有乌头之药,直透入骨,若不早治,此臂无用矣!”关公问如何医治,华佗说:“当于静处立一标柱,上钉大环,请君侯将臂穿于环中,以绳系之,然后以被蒙其首.吾用尖刀割开皮肉,直至于骨,刮去骨上箭毒,用药敷之,......

    作者:吕树坤 刊期: 2015- 01

  • 四次大手术没耽误长寿

    2013年,方悴农正好100岁.很多百岁老人的身体素质不错,精神状态、心理素质也好,长寿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方悴农却恰恰相反,他几乎是不可能长寿的:曾经动过四次大手术,甚至92岁的时候还动过一次;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也都和他“有缘”.逆之有生方悴农第一次手术在1945年,堪称刮骨疗毒.关公刮骨疗毒,没用麻药;方悴农做阑尾手术,也没用麻药.......

    作者:《非常向上》栏目组 刊期: 2015- 01

  • 257岁秘诀

    从清代活到民国的人很多,但是,有一个人从清代的头一直活到清代结束,并且活出了清代——从康熙十年(1679年),一直活到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活了257岁!他就是中国历史上除传说中的彭祖以外,可能长寿的人——李庆远.活了百岁不算牛长寿之人,必然引起人们的好奇,希望其贡献长寿养生秘诀.李庆远在他250岁这年,写了一篇《养生自述》,算是贡献出了长寿秘诀.......

    作者:许石林 刊期: 2015- 01

  • 没事别找病

    平时,不少朋友见到我,总会让我教他们几个养生小妙方.对于这样的朋友,我常常用三个字就把他们打发了,那就是“别找病”.为什么这么说呢?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医疗水平也高了,不少人“未雨绸缪”,稍微有点不舒服,就往那些大病上靠,怀疑自己是不是生病了.这种“没病找病”的事到处可见.......

    作者:王凤岐 刊期: 2015- 01

  • 80岁后四防

    对于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来说,保健的重点是防备可能对健康造成影响的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倔强导致的意外.子女们都希望老人平平安安度过晚年,但现实中总是遇到子女与老人之间产生矛盾、发生冲突等问题,其中主要表现在老人的倔强上.多见的是老人性格刚烈、脾气倔强,平常生病从来不去医院,病情加重时自己买点药吃.老人一旦生病,子女劝他到医院看病,老人始终不肯,还会发生争执,后走了一条不治而终的不归路.......

    作者:纪小龙 刊期: 2015- 01

  • 把病唱跑了

    退休后,我参加了青松合唱团,如今已有12个年头了.退休时,我属于“三高”人群,还有颈椎病缠身,唱了12年歌,各项体检指标已渐趋正常,颈椎病也好了.现在我年逾古稀,依旧嗓音洪亮,底气十足,基本没有病过,很少吃药打针.我有一个亲身体验:唱歌具有奇妙的养生功能.......

    作者:李汝骠 刊期: 2015- 01

  • 土办法难解异物卡喉

    食道异物是耳鼻喉科常见的急诊,不要以为用民间“土方法”就能自行解决.武警广东省总队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研究所李靖医生提醒,异物卡喉以后采用吞馒头、吃香蕉、用手抠喉、喝醋等“土方法”,只会引起异物从咽喉落入食道.食道有异物,如果未能尽早就诊,会引起病人食道感染或侵蚀邻近血管,甚至在短时间内死亡.......

    作者:张华;张良衍 刊期: 2015- 01

  • 能不依赖就战胜

    流食、点滴和轮椅是老年人要战胜的三大对手.前几天听到一名女性朋友讲了一段令人心痛的话.她的公公已九十几岁,现正寄居在她家中.她说因为公公吃东西常常呛入气管而引发肺炎,因此在他反复发作几次后,医生建议:“下周起停止进食,打点滴.”......

    作者:曾野绫子;金文学 刊期: 2015- 01

  • 床桌椅高低准则

    “其寝寐床榻,不须高广.比常之制,三分减一.低,则易于升降;狭,则不容漫风.”这段话出自北宋陈直所著的老年养生专著《养老奉亲书》,这里提出了老年人睡觉的床榻高与宽的设置问题.“比常之制,三分减一”,简单地说就是比我们平时睡的床铺低三分之一.为什么呢?就是便于上下床,预防老年朋友下床的时候由于重心不稳而导致摔跤.具体一点说,老人床的适宜高度应该为40~50厘米.......

    作者:杨璞 刊期: 2015- 01

  • 六多六少增寿

    有些养生宣传往往提倡多吃些什么,其实少吃比多吃更养生.吃要讲究“六多六少”,就是“多品种,少总量;多吃鲜,少吃腌;多吃淡,少吃盐;多果蔬,少油糖;多早餐,少晚餐;多吃多病,少吃长寿”.比如有人说香菇有抗癌和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好处,但也要预防有些香菇可能存在镉含量高的危害;有人说猪肝含铁高可补血,但要预防它可能也存在有害物积蓄的危害;有人说深海鱼对健康有益,但大型食肉性深海鱼往往有含汞高的危险;还有人......

    作者:马志英 刊期: 2015-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