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特别健康》杂志原由省卫生厅主管,已创办20多年,曾创下单期发行近20万份的辉煌。本刊主要介绍世界医学前沿进展状况,报道我国医学院校、科研院所最新的研究成果,介绍医学新理论,总结临床经验,推动我国医学事业的发展,为人类健康服务。

  《特别健康》本刊以广大医护工作人员为读者群,用医学的科学理论和临床技术指导医务工作者的医疗服务实践,为广大医务工作者提供良好的教育机会和学术交流的平台,致力于全面提高医师的综合素质。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主办单位: 湖北特别关注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部门: 《特别健康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2095-685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2-1852/R

邮发代号: 38-16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出版地区 湖北

出版地区 湖北

订购价格 264.00

杂志荣誉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特别健康杂志
  • 杂志名称:特别健康杂志
  • 主管单位: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主办单位:湖北特别关注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 国际刊号:2095-6851
  • 国内刊号:42-1852/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特别健康杂志2016年第3期文章
  • 炒素菜可加二宝

    做素菜并不是简单地把蔬菜炒炒,它也一样会运用到煎、炒、煮、炖、炸、烩等各种烹饪手段.同一种食材,不同的做法,风味也各不相同.那么怎样做才能让素菜更加美味诱人呢?秘诀就是素高汤和料油的运用.......

    作者:加贝 刊期: 2016- 03

  • 自制四种调味粉

    香菇粉.干香菇150克,擦掉表面浮灰(千万不要用水清洗)后,用手掰成小块儿,放入搅拌器里打成粉末,装入密封瓶中保存即可.这款“香菇味精”可以放入各种汤里,还可以用于各种炒菜和咸菜的制作中.用来代替味精,用量大约在1/2茶匙(3克);在做饺子、包子、肉饼馅时可以多添加一些,味道非常好.......

    作者:王永兰 刊期: 2016- 03

  • 圆白菜炒出香味来

    在我所做的家常菜当中,受欢迎的品种之一是素炒圆白菜.这圆白菜几乎是廉价、普通的蔬菜原料,而且不加任何肉类海鲜,可是每次请客的时候炒这道菜,都会被一抢而空,这里面奥妙何在呢?......

    作者:范志红 刊期: 2016- 03

  • 十香菜/做酒酿不神秘/鱼要“滚”多久才好吃

    ......

    作者: 刊期: 2016- 03

  • 肉是怎么变嫩的

    曾有人慕通脊肉细嫩之名,头年冬月选用纯通脊肉自制香肠,次年开春炒食,干硬难嚼,叹道:“唉,还不如普通肉柔软!”猪夹心肉,是结缔组织多、肉质硬老的肉,如果将其剁成泥,掺上水、肥膘、蛋液等,制成丸子或馅心,吃口又软又嫩.可见,原料的老嫩是可以转化的,这里就是个技法问题.......

    作者:王海勇 刊期: 2016- 03

  • 一菜两吃

    活鱼三吃,一鸡三吃,都不稀奇,因它们本身部位不同,做法各异,三吃两吃,绝无困难.而蔬菜,非炒即煮,想变变花样,着实要费点心思.蕹菜,四川人说它是藤藤菜,这种菜,过去买来择洗,大半是废弃部分远超过精华可食的部分,一斤蕹菜,只能炒出一盘青翠的菜来.......

    作者:刘枋 刊期: 2016- 03

  • 宠爱秋冬萝卜

    红烧萝卜干贝白萝卜要烧得好吃,有一个关键点——焯水,目的是除去萝卜的生臭味.记得袁枚老先生说过一条烹调原则,叫“有味者使其出味,无味者使其吸味”.我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是,本身有鲜味的食材,要在烹煮的过程中使鲜味释放出来,而没有味道的食材,要吸收别的食材的鲜味,变得有味道.......

    作者:孔明珠 刊期: 2016- 03

  • 在荷兰看妇科

    我是成都人,留学荷兰之后就在这里工作、生活.在荷兰,有个全民妇女保健规定,从30岁起,必须做子宫颈检查,排查宫颈癌.我在国内有过几次妇科检查,感觉像是在受刑.一想起那个妇检的鸭嘴钳,我就不寒而栗.在我的印象里,看妇科是没有隐私和尊严的.所以,接到卫生公函,邀我去做妇科检查时,我就没去.......

    作者:魏蔻蔻 刊期: 2016- 03

  • 追踪幸福80年

    这世上有没有调配幸福的药方?一觉自然醒、大把颜值、心仪的工作,再加上适量的心理调适,就能炮制出美好的生活?关于幸福这件事,哈佛大学医学院的研究者们,追踪了近八十年.......

    作者:陈墨 刊期: 2016- 03

  • 股市房市难投机

    2015年中国股市和中国股民所经历的戏剧性震荡,是我的德国先生所无法理解的.德国人重视实体经济,他和朋友告诉我的逻辑是:买股票是来自于对一家企业的长期信任和正面预期,而不是捞一把就走.......

    作者:张怡 刊期: 2016-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