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特别健康》杂志原由省卫生厅主管,已创办20多年,曾创下单期发行近20万份的辉煌。本刊主要介绍世界医学前沿进展状况,报道我国医学院校、科研院所最新的研究成果,介绍医学新理论,总结临床经验,推动我国医学事业的发展,为人类健康服务。

  《特别健康》本刊以广大医护工作人员为读者群,用医学的科学理论和临床技术指导医务工作者的医疗服务实践,为广大医务工作者提供良好的教育机会和学术交流的平台,致力于全面提高医师的综合素质。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主办单位: 湖北特别关注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部门: 《特别健康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2095-685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2-1852/R

邮发代号: 38-16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出版地区 湖北

出版地区 湖北

订购价格 264.00

杂志荣誉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特别健康杂志
  • 杂志名称:特别健康杂志
  • 主管单位: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主办单位:湖北特别关注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 国际刊号:2095-6851
  • 国内刊号:42-1852/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特别健康杂志2015年第6期文章
  • 运动的两个度

    运动强度是指单位时间内运动量的大小,比如跑步的速度、举起的重量、来回击球的次数、打球时的身体对抗强度等.而运动量则是在一天的时间内,累计进行的运动的总量.运动强度的大小,身体很快就能给出信号,让我们感觉到.比如跑步时习惯是每小时8公里的速度,今天突然跑到每小时10公里,那么很快就会出现心跳加快、气喘不过来的情况,非常难受;打球时跑动的速度加快、身体的对抗加大,也会让我们一下就能感觉到.......

    作者:赵之心 刊期: 2015- 06

  • 袁枚八十不知老

    袁枚是清代才子.他活跃诗坛六十余年,存诗四千余首,还著有《小仓山房文集》《随园诗话》等作品.他享年82岁,是古代文人中的寿星.袁枚辞掉官职后,在南京的小仓山筑园造林,怡情养性.晚年他总结自己一生的大乐趣,便说是“好花进一觞”.而在众多的花里,袁枚喜欢的是兰花,他在《偶成》里写道:“幽兰花里熏三日,知觉身轻欲上升.”就是说他置身于兰花丛中,有飘飘欲仙、爽心惬意的感觉.这种心态是一种健康快乐的养生之道......

    作者:古滕客 刊期: 2015- 06

  • 拟音大师必修课

    提到《城南旧事》《雷雨》等老电影,就不得不提一个名字:钱守一.他是著名电影拟音专家、上海电影制片厂拟音师.如今82岁的钱守一精神抖擞,不见老态.聊起“健康密码”,他说这与自己常年坚持运动有关.健身每日必修课身处电影圈,钱守一还是国家一级运动员,年轻时,曾夺得过上海电影局的乒乓球冠军和举重冠军.退休二十多年来,他更是把运动当作每日的“必修课”.......

    作者:蔡理 刊期: 2015- 06

  • 名片传播长寿经

    原中国侨联主席庄炎林虽已94岁,但仍身板硬朗.说起他的长寿经,不得不提其独具匠心的名片.名片共四折八页,除了第一页的个人信息外,其余七页全是养生箴言.庄炎林每年都会对名片内容进行修改.2014年9月3日,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座谈会后,习近平总书记还特意看望庄老,向他索要新名片.......

    作者:尹若雪;陈克振 刊期: 2015- 06

  • 健身四走

    散步缓解压力散步的标准是,路程不少于两公里,每分钟50~70步,每周3~5次.在前5~8分钟的时间里,做深呼吸和双臂向前、向上慢速伸展运动,轻轻地左右转动头部,转动髋关节并左右转动腰部.10~15分钟后,正常散步即可.散步时,头、肩、臀、膝盖和脚呈一条直线,并在整个散步过程中保持这个“脊柱不偏不倚”的姿势.眼睛盯着前面4~6米远的地方.迈步时,腿直接从臀部迈出,前腿跟先着地.迈出后腿时,膝盖保持放......

    作者:一叶 刊期: 2015- 06

  • 千滚万滚有时限

    中国人做菜讲究火候,民间早就有“千滚豆腐万滚鱼”的说法,形象地点出豆腐和鱼都是耐煮的食材,费时较长,吃的是“功夫菜”.然而,这句话究竟有没有道理,鱼和豆腐真是煮得越久越好吗?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滚”字指的是慢炖,锅烧开后用中小火慢慢烹制,保持汤面微微滚开而汤汁又不溢出.和绿叶菜等食材相比,鱼和豆腐的确是比较耐煮的食材,从这个角度来说,“千滚豆腐万滚鱼”有一定的道理.首先,论营养,在加热不超过12......

    作者:于仁文 刊期: 2015- 06

  • 北大长寿俱乐部

    北大哲学系有一个有趣的别称——“长寿俱乐部”.哲学系的教授中,90岁以上的有十余人,85岁以上的超过20人.不求寿而得寿93岁的杨辛教授,早年师从徐悲鸿,他所著的《美学原理》是所有艺术专业学生的入门课程.然而杨教授的家却不太符合“美学原理”,70平方米的老式楼房基本没有装修,到处堆满了书籍和杂物,连转身都困难.老人丝毫不以为意,笑着解释:“学校在五道口有一批新宿舍,我能分个140平方米的房子,可后......

    作者:张鹏 刊期: 2015- 06

  • 冷水浴经验谈

    我洗冷水澡已有几年的历史了.说起原因来,竟然是因为冬天一到浴池去洗澡,出来时准感冒,不得已只好改在家洗冷水澡,反倒平安无事.我个人觉得晚上临睡前洗冷水浴效果好.曾见有人撰文,推荐早上起床时洗.不知道推荐者自己是否试验过,试想寒冬腊月,从温暖的被窝里刚钻出来,无论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没有做好准备的情况下,突然钻到冷水中淋浴,会是什么感觉和效果?临睡前洗则不然.......

    作者:刘敬力 刊期: 2015- 06

  • 院士不追求长寿

    自诩是“80后”,自嘲五音不全……和陈可冀聊天,他会不时冒出一句幽默的玩笑.这位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心血管病专家虽已84岁,但仍充满活力.在他看来,养生不必过分追求长寿,活得老不如活得好.“从不刻意,却也不随意,但要注意.”陈可冀如此描述自己的养生理念.他说,一次游泳的经历让自己感悟颇多.“前几年去广东惠州,我头天游了三次,用力过猛,第二天腿非常酸痛,可见做啥事都不能过头.”除游泳外,陈可冀平时喜......

    作者:大河 刊期: 2015- 06

  • 美的百岁寿星

    你听说过患上癌症的人能活到一百多岁吗?你见过中国相貌年轻、寿命长的老人吗?2014年10月,一位108岁的老人做客北京电视台《非常故事汇》节目.当主持人把这位老人请上台时,她自己走到台上,向观众挥手致意.现场观众都愣住了.这位老人精神饱满,容光焕发;脸部丰盈润泽,皮肤富有弹性;耳大有轮有垂,听力极佳;眼睛炯炯有神,目放光华.一眼看去,人们都以为她是六七十岁的人.这位老寿星就是现居北京的张明珠,被人......

    作者:阿凤 刊期: 2015-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