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特别健康》杂志原由省卫生厅主管,已创办20多年,曾创下单期发行近20万份的辉煌。本刊主要介绍世界医学前沿进展状况,报道我国医学院校、科研院所最新的研究成果,介绍医学新理论,总结临床经验,推动我国医学事业的发展,为人类健康服务。

  《特别健康》本刊以广大医护工作人员为读者群,用医学的科学理论和临床技术指导医务工作者的医疗服务实践,为广大医务工作者提供良好的教育机会和学术交流的平台,致力于全面提高医师的综合素质。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主办单位: 湖北特别关注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部门: 《特别健康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2095-685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2-1852/R

邮发代号: 38-16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出版地区 湖北

出版地区 湖北

订购价格 264.00

杂志荣誉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特别健康杂志
  • 杂志名称:特别健康杂志
  • 主管单位: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主办单位:湖北特别关注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 国际刊号:2095-6851
  • 国内刊号:42-1852/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特别健康杂志2013年第12期文章
  • 享乐式厨房

    在传统中国,厨房是做菜的地方,我们往往重视的是终出来的美味,却总是羞于让客人参观,因此厨房又有一个名字:“后厨”.有人说,橱柜是舶来品,是西方文化的产物,但是在我看来并非如此,橱柜是一个契机,是一个改变中国人千百年来对“后厨”定位的机会,让厨房走向前台,是我的愿望,我非常推崇“厨房是第二客厅”的理念.......

    作者:喻畅 刊期: 2013- 12

  • 满口清香一根面

    许石林兄将我带到一山西菜馆,拿起菜单,胸有成竹地对服务生说,这个,这个,还有这个.点完菜后又指着我说:“给他上一份‘一根面’.”早就听说过“一根面”,但还没真正尝过.因此,这份“一根面”让我充满期待.时间尚早,菜馆里只有我们两人.几杯小酒,几个小菜,很可口.不经意转头,看到操作间的厨师一扬手,又一扬手,仿佛舞蹈.许兄说,那是给你抻面呢.厨师的手越扬越快,让人眼花缭乱,忽地戛然而止,因为距离稍远,看......

    作者:王国华 刊期: 2013- 12

  • 麻婆配小二

    去一个饭店怎样吃才专业,不要问服务员,服务员一般是以让你消费为第一的,当然也不要看那些呼啦啦一大桌子的外地游客怎么吃,要看当地模样的人怎么品味.去成都印象深的是四川博物馆对面那家陈麻婆.当时我本不怎么饿,进店就要了一份麻婆豆腐,当然要配米饭了.18元的标价让我吃惊.红油肉末盖满碗的麻婆豆腐上来后,我马上改变了初的判断,绝对值18元.再一尝之后我又改变了判断,这是超值的.我又想,这要是再有点啤酒就更......

    作者:慕景强 刊期: 2013- 12

  • 斗茶醉水

    中国古人喜好以“斗”取乐,如斗鸡、斗狗、斗蛐蛐等.但在这些“以斗为乐”的娱乐项目中,我认为,斗茶是文化层次高也风雅的活动.斗茶就是对茶叶的味道评高低,对水、器具、烹制方法都有严格的要求.主要看茶面汤花的颜色以及均匀程度,盏的内缘和茶的相接处有没有相接的痕迹等.这其中的关键,一是茶要好,二是水要好,还有就是火候的把握.......

    作者:二毛 刊期: 2013- 12

  • 形肖神似素蹄髈

    一次去某寺院的素斋馆吃饭,满桌的素斋色靓香浓味美,算是长了见识了.素酱鸭啦、素虾仁啦、素烤鸡啦……居然还有素脆鳝,大多数都从豆制品、面筋和山药、荸荠、茭白等变异烹调而得,唯素脆鳝由香菇制作而成,盘聚成塔形,真能以假乱真.吃了这些炒炒爆爆,要上大菜了,居然上的是形肖神似的素蹄髈,浓油赤酱的蹄髈衬卧在生青碧绿的菜心上,一下在餐桌上成了主角.同席诸君暂不下箸,都在猜度,这素蹄髈究竟是哪种素材料制作而成?......

    作者:吴翼民 刊期: 2013- 12

  • 滚滚红唇胭脂藕

    朋友第一次看到我家餐桌上的“胭脂藕”,直呼惊艳.朋友夹一块入嘴,就失控了,一块接一块,不能停顿.红唇映红藕,自我调侃:俺这叫“滚滚红唇胭脂藕”.哟,多妥帖的一个名字!为奖赏她,我连厨艺一并相送.接下来,两人上菜市场选料.购好莲藕后,再挑一把新鲜的红苋菜.莲藕、苋菜一一洗净,先将苋菜切碎,放人榨汁机,加清水一杯,打汁、过滤、人碗,加1大勺白醋.......

    作者:刘丽华 刊期: 2013- 12

  • 米粉如妾

    粉在越南无处不在,而且价廉物美.热腾腾的清澈汤水,或宽或窄的米粉潜伏在汤水中,温润但不失劲道,上面覆盖着生熟牛肉,洋葱丝、豆芽、金不换、薄荷叶和缅胡荽簇拥在周围,青白分明,旁边还有青柠檬、小红椒和鱼露备用,这就是越南的国粹.越南人钟爱汤粉另有原因.不同地方的越南人都告诉我一句民谚,米饭是大老婆,而汤粉是小老婆.一边说一边不怀好意地坏笑.追问下去,大多数人只是讷讷复述,却不知所云.......

    作者:徐坚 刊期: 2013- 12

  • 大厨这样用葱

    葱是做菜时常用的作料,想用得恰到好处,还是有些不容易的.例如“清炒鸡蛋”,将少量葱放油锅内煸炒之后,倒人调好味的蛋液翻炒几下出锅,即可收到鲜香滑嫩的效果.如果把许多葱直接放人蛋液(很多人习惯这样做),再人油锅内翻炒,其结果不是蛋熟葱不熟,就是葱熟蛋已变老,色彩不明快,味道也欠佳.因此,以葱调味,要视菜肴的具体情况以及葱的品种合理用葱.......

    作者:康贤书 刊期: 2013- 12

  • 二人转中的食趣

    二人转的唱词常常为平常的食物增添了情趣,普普通通的食物,到了戏中,有许多典故支撑装饰着,让人大开眼界.在传统戏《梁赛金擀面》里,那龙须素面的台词,颇具特色,极有代表性(金,为戏中旦角,小妹梁赛金;明,老生店家李子明):金:王怀女大刀拿在手,切面就好像关公斩蔡阳.一刀切——一条金龙盘玉柱;明:二刀切——金:二郎担山赶太阳;明:三刀切——金:金木哪吒三太子;明:四刀切——金:四马投唐小梁王;明:五刀切......

    作者:兰楚 刊期: 2013- 12

  • 此花非彼花

    进餐馆坐下,一位年轻服务员递上一本印得花花绿绿的菜谱.我指着菜单上的“木须肉”说:“这个长胡子的是什么木头,红木?花梨?”小堂倌自作聪明:“这单子印错了,应该是苜蓿肉.”我说:“此菜的主料是肉片炒鸡蛋,俏头是黄瓜和木耳.木耳也算是木头上长的胡子.可是苜蓿是野菜,原是喂牛的呀.”小堂倌无语.好在大堂经理认得我,笑嘻嘻地说:“这位是许老,经常在电视上讲食文化的.”我拉小伙子坐下给他讲,这道菜讲究的是鸡......

    作者:通庆楼主 刊期: 2013-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