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特别健康》杂志原由省卫生厅主管,已创办20多年,曾创下单期发行近20万份的辉煌。本刊主要介绍世界医学前沿进展状况,报道我国医学院校、科研院所最新的研究成果,介绍医学新理论,总结临床经验,推动我国医学事业的发展,为人类健康服务。

  《特别健康》本刊以广大医护工作人员为读者群,用医学的科学理论和临床技术指导医务工作者的医疗服务实践,为广大医务工作者提供良好的教育机会和学术交流的平台,致力于全面提高医师的综合素质。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主办单位: 湖北特别关注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部门: 《特别健康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2095-685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2-1852/R

邮发代号: 38-16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出版地区 湖北

出版地区 湖北

订购价格 264.00

杂志荣誉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特别健康杂志
  • 杂志名称:特别健康杂志
  • 主管单位: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主办单位:湖北特别关注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 国际刊号:2095-6851
  • 国内刊号:42-1852/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特别健康杂志2013年第1期文章
  • 文火慢炖红烧肉

    红烧肉是道经典的中式菜肴,光做法就不下百种,南北迥异,味道不同.有关部门对北京40名百岁以上长寿老人的饮食习惯调查发现,大多数老寿星喜欢吃红烧肉,而且几乎是天天都吃.人们还发现,这些老寿星血液中的脂肪、胆固醇非但不高,而且也没有相关病症.奥秘就在于长寿老人喜吃的红烧肉都很酥烂,这样的红烧肉大多经过长时间的文火焐炖(两个半小时至四个小时).......

    作者:刘纳 刊期: 2013- 01

  • 鸡肉养颜又壮阳

    仔鸡煲汤胜老母鸡一说煲鸡汤,很多人都会选择老母鸡,事实上这里存在着误区.老母鸡炖汤的大好处是味道浓厚、鲜美,但说到营养价值,仔鸡(童子鸡)中的营养成分要比老母鸡高得多.仔鸡的肉蛋白质较多,老母鸡的肉蛋白质少;仔鸡的脂肪含量较少,而老母鸡的脂肪却明显较多,宰杀后的老母鸡的腹腔内往往能取出大量黄色的鸡油;再者,仔鸡的肉含弹性结缔组织极少,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而老母鸡肉质粗韧,久煮也往往难于熟烂.......

    作者:陈惊蛰 刊期: 2013- 01

  • 陶瓷别选大红色

    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餐具就是陶瓷制品了.哪些陶瓷餐具是安全的,应该如何选择呢?河南省陶玻协会高级工程师常俊声介绍,所有的白瓷都是安全的,有安全隐患的主要是陶瓷的描花.陶瓷描花分为三类:釉上彩、釉下彩和釉中彩,对健康有危害的是釉上彩.釉上彩的瓷器,有图案的地方摸起来比较涩,有轻微的凹凸感,在光线下看起来没有光泽,跟其他有釉部分的光泽度差很多.......

    作者:常辉 刊期: 2013- 01

  • 食物快乐密码

    吃东西不仅能够解除饥饿感、补充营养,还能对人的情绪产生一定影响.怒:有些暴躁是吃出来的.东西吃多了,几种与能量代谢有关的B族维生素会因为吃得多而消耗得多,而维生素B6消耗过多则会导致思维能力的下降.肉吃得多.肉吃得多导致体内的肾上腺素水平高,会使人冲动.糖吃多了.听说过“嗜糖性精神烦躁”吗?怒与吃糖多有关联.......

    作者:焦亮 刊期: 2013- 01

  • 延长寿命的两条边

    人对衰老的抵御能力,如同三角形的面积.底边是遗传基因,其他两边分别是外界环境和生活习惯.我们无法选择长寿父母,但也不必太介意,我们还可以在延长“另外两条边”上大有作为.......

    作者:赵致真 刊期: 2013- 01

  • 用活两手抗癌战

    古代帝王的统治常采取“恩威并施”的方针,现代也有“胡萝卜加大棒”的说法,治疗癌症是否也应该有“消灭”与“改造”并举的战略呢?除癌务尽很难要赢得战争,消灭敌人有生力量始终是主要的,但难以保证还有少量漏网的或暗藏的残余敌人.尽管这少量残敌可能只有1%,甚至更少,如果不去重视,一旦条件或时机成熟,这些残敌就会兴风作浪,甚至会反败为胜.......

    作者:汤钊猷 刊期: 2013- 01

  • 中医治病主抓一头

    不用传统方很多朋友问,中医对“甲流”有什么办法吗?其实,这涉及中医如何处理瘟疫的问题.我们以清朝温病学家王孟英为例来说吧,他特别擅长治疗疟疾.有一位张先生患了疟疾,他的症状是:寒少热多,每间隔两天发作一次,发作两次后人就消瘦了下来.王孟英来了后,一诊脉,皱起了眉头:“您的脉是弦细脉,而且脉搏跳得比较快,这是体内有热啊.你的病都在什么时间发作?”......

    作者:罗大伦 刊期: 2013- 01

  • 影像诊断步步高

    X线——拍西瓜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在实验室里发现一种新射线,肉眼看不到,却能穿透物体,还能使荧光物质发光.伦琴将其命名为X射线,意为未知.为此射线而沉迷在实验室里的伦琴忘了回家吃饭,其夫人不得不亲自到实验室找他.伦琴将夫人的手暴露在这种射线下,为其拍了一张照片.这张照片清晰显示手部的骨骼,这也是人类第一次在不损伤外部皮肤的情况下,看清了活体的内部组织结构.......

    作者:尚跃 刊期: 2013- 01

  • 三次战胜转移

    张秋玲46岁,家住郑州市西郊.2003年,张秋玲左侧乳房里发现了一个疙瘩,有玉米粒大小,不疼不痒.到医院一查,医生说是良性的,可切可不切.又过了3年,2006年,她无意中发现乳房里的那个疙瘩长大了,“跟山楂一样大”,她一惊:不会恶变了吧?赶紧上网查.网上说,如果是乳腺癌,肿瘤外面的皮肤像皱橘子皮.她扒开衣服一看,果真是!越想越怕,越怕越不敢去医院.......

    作者:喜月霞 刊期: 2013- 01

  • 六条腿的板凳

    我和老伴都是“资深”癌症患者.老伴患结肠癌21年.我患直肠癌12年.漫长的抗癌路,带给我们肉体上的痛苦,但没有带走我们的快乐.我们在老年大学一学就是十年.我喜欢画画,画竹子、兰花,尤其喜欢齐白石的虾.空闲时,我把画作拿出来欣赏一番,自得其乐.老伴参加了剪纸协会,每年春节前,剪的窗花都是抢手货.......

    作者:罗声林 刊期: 2013-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