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特别健康》杂志原由省卫生厅主管,已创办20多年,曾创下单期发行近20万份的辉煌。本刊主要介绍世界医学前沿进展状况,报道我国医学院校、科研院所最新的研究成果,介绍医学新理论,总结临床经验,推动我国医学事业的发展,为人类健康服务。

  《特别健康》本刊以广大医护工作人员为读者群,用医学的科学理论和临床技术指导医务工作者的医疗服务实践,为广大医务工作者提供良好的教育机会和学术交流的平台,致力于全面提高医师的综合素质。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主办单位: 湖北特别关注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部门: 《特别健康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2095-685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2-1852/R

邮发代号: 38-16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出版地区 湖北

出版地区 湖北

订购价格 264.00

杂志荣誉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特别健康杂志
  • 杂志名称:特别健康杂志
  • 主管单位: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主办单位:湖北特别关注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 国际刊号:2095-6851
  • 国内刊号:42-1852/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特别健康杂志2016年第1期文章
  • 丰腴肥肠

    先父好吃,不仅在老家潘庄出名,就连邻村也有不少人知晓.他只喝米酒,每天两顿,每顿半斤;爱吃干透的硬饭,要是烧烂了,还会发火;吃肉仅限于猪、羊、鸡、鸭,拒食牛肉、狗肉、鳖以及无鳞水产.这些饮食禁忌,有的科学合理,有的不近情理,有的纯粹是个人嗜好.譬如吃肉,他认为猪头和肥肠是天底下好吃的肉.......

    作者:潘江涛 刊期: 2016- 01

  • 美味炒疙瘩

    闲聊时说到吃,母亲常常会提到当年,因为日子拮据,用面粉做一道炒疙瘩,对全家人来说,就是一件相当奢侈的事情.如今日子虽然好了,母亲却依然喜欢时不时做一做炒疙瘩.当然,今非昔比,疙瘩已不是当年的疙瘩,搭配的食材多种多样.......

    作者:刘改徐 刊期: 2016- 01

  • 选择无龄感生活

    我在美国生活了多年.有一次朋友问我,如果现在回国生活,你会有什么感觉?我想了想,有个障碍是很难逾越的——国内的人际氛围,让我感觉大家都早早地放弃了自己.好像一起爬山,爬到一半,绝大多数人选择不再继续爬,有些干脆往山下走,一个想继续往上走的人难免寂寞.寂寞也许不算什么,更艰难的是精神土壤的缺失,使继续成长变得异常困难.......

    作者:娜娜 刊期: 2016- 01

  • 丹麦食品凭什么安全

    英国发布的《全球食品安全指数报告》指出,丹麦进入全球食品安全国家行列.丹麦名列前茅的关键原因在于,拥有一整套严格的食品安全保障体制,和完善、有效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作者:荷芃 刊期: 2016- 01

  • 日内瓦抗衰老诊所探秘

    瑞士日内瓦湖区是国际公认的五大抗衰老医学中心之一,这里高端医疗资源密集,顶级私人诊所林立,抗衰老科学不断更新,但想要立竿见影的效果,得有当小白鼠(试验品)的勇气.抗衰老从基因检测开始瑞士一直被认为是世界抗衰老医学的发源地,在全球的口碑都很好.比如,意大利前总理贝卢斯科尼就是瑞士一家高级私人整容医院的老顾客.......

    作者: 刊期: 2016- 01

  • 萝卜该吃哪部分

    我和妻子结婚前拥有的文化背景完全不同.当然,我们也有共同点:暑假我们都是在农场度过的.妻子琳达是美国人,生活在南部亚拉巴马州.而我,加拿大安大略人,与美国北端毗邻.这样一南一北两个人,可能是缘分吧,结合到一起.......

    作者:夏殷棕 刊期: 2016- 01

  • 那一套大饭碗

    父亲出生于农村,在部队里待了12年,20世纪60年代转业到城里工作,是老家那个村子第一个在城里工作的人.从我懂事开始,我就发现来家里的乡下客人特别多,几乎每个星期都有一拨,有进城来办事的,有进城卖土特产的,有进城采购日用品的,有进城看病的.乡亲们进城,一般都会来我家坐坐.每当这个时候,父亲都偷偷地吩咐母亲多淘一些米,多备一些莱,留乡亲们吃顿饭.其实父亲心里明白,当年,乡亲们都很穷,口袋里根本没有钱......

    作者:马朝虎 刊期: 2016- 01

  • 三等奖品伴我前行

    一份三等奖的奖品——一个普通的笔记本,我已经保存了52年,视如珍宝.1963年秋季,我考入内蒙古大学中文系汉语专业.入学不久,汉语专业团总支、写作教研室举办了一次全专业的国庆征文比赛.比赛评出一、二、三等奖各一名.一等奖、二等奖被大五(中国部分大学曾采取本科五年制学制)、大四的同学摘取,三等奖居然被作为新生的我获得.......

    作者:尹绍林 刊期: 2016- 01

  • 女知青邹眉

    邹眉是1968年下乡的高中毕业生,她皮肤白细,剪短发,说话轻声细气,言行举止中透露着高雅的教养和书卷气.邹眉的父亲是重庆钢铁公司的总轧钢工程师,一位留学德国的冶金专家,在中国冶金行业颇有名气,前后被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接见过五次,本来是一个前程似锦的高级知识分子,不知为什么去说江青的坏话,被抓了起来,关进了监狱,于是邹眉和她的三个哥哥便先后下乡当了知青.......

    作者:邓一光 刊期: 2016- 01

  • 小红果换莜面

    20世纪80年代,我在呼和浩特市果园工作.有一年太平小红果大丰收,产下六万余斤.这种小红果极不耐储,采回来,十天之内处理不掉,就会腐烂.领导们心急火燎,不得不发动全园职工,城里城外到处摆摊设点销售.尽管仅仅五分钱一斤,一天下来,也卖不出去多少.眼看全年的果品收入就要泡汤,职工们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坐卧不安.......

    作者:杨治国 刊期: 2016-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