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特别健康》杂志原由省卫生厅主管,已创办20多年,曾创下单期发行近20万份的辉煌。本刊主要介绍世界医学前沿进展状况,报道我国医学院校、科研院所最新的研究成果,介绍医学新理论,总结临床经验,推动我国医学事业的发展,为人类健康服务。

  《特别健康》本刊以广大医护工作人员为读者群,用医学的科学理论和临床技术指导医务工作者的医疗服务实践,为广大医务工作者提供良好的教育机会和学术交流的平台,致力于全面提高医师的综合素质。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主办单位: 湖北特别关注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部门: 《特别健康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2095-685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2-1852/R

邮发代号: 38-16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出版地区 湖北

出版地区 湖北

订购价格 264.00

杂志荣誉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特别健康杂志
  • 杂志名称:特别健康杂志
  • 主管单位: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主办单位:湖北特别关注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 国际刊号:2095-6851
  • 国内刊号:42-1852/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特别健康杂志2015年第8期文章
  • 神农架榨广椒

    榨广椒这道菜,属于神农架菜大系中的基本菜.深入到神农架,实在难见桌上没有榨广椒的,只是他们也将榨广椒写成“炸广椒”,而外人也习惯朝着“炸”方面去想,因为它确实要“炸”.神农架的好事者,常为这个“榨”字争吵不休.由于掺和了方言,外人进去,也难以明辨.我在此以榨广椒为题,考虑的是榨,因为榨有挤压之义,而榨广椒的制作方法便含有挤压的工序.......

    作者:古清生 刊期: 2015- 08

  • 畅快锅巴

    如今的锅巴也能叫锅巴?要么是浸泡后的大米,要么是掺杂着许多调料的米粉,油煎或烘烤出来的,完全不是那回事!正宗的锅巴,是用土灶、大锅、柴火烧饭时的副产品.过去没有煤气,蜂窝煤只是城里人家的专利.乡村人家全用土灶,很多会过日子的城里人家也有土灶.当家过日子,讲究节俭.常言道:“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一世穷.”日子穷不怕,关键要算计.这个“算计”就是要有计划,要会合理安排生活.......

    作者:徐永清 刊期: 2015- 08

  • 食之是非

    世上许多事情,难有“是非”可言,比如饮食.尽管中国古人说过“口之于味,有同嗜焉”之类的大话,但现实中,南人与北人,中国人与洋人,所嗜之味往往毫不相干.有时候,此“非”恰为彼“是”,很难达成一致.爱恨折耳根中国南方的田间地头长着一种草,大名蕺菜,俗称鱼腥草,别名折耳根.说起来,这蕺菜也是大有名头.当年越王勾践吃了败仗,被迫到吴王夫差宫中打工.为早日脱离苦海,勾践使出绝顶功夫,在夫差生病时主动申请尝其......

    作者:汪朗 刊期: 2015- 08

  • 蒸鱼三诀窍

    粤人会蒸鱼无论是平民的草鱼,中产的鲈鱼、鳜鱼,或者豪奢的东星斑、老鼠斑,就那么随随便便一蒸,加点豉油,一箸下去,骨肉分离,入口清甜,全无腥味而且粤人懂吃鱼,据说行家连鱼是现杀的还是逝世了有些时辰都分得出.喜欢肥腴的,挑鱼腹下手;中意弹牙的,朝鱼脊招呼.当然,好吃的,是鱼面颊那一小块.......

    作者:嫣然 刊期: 2015- 08

  • 腌制荤材好方法

    荤肉食材在加工之前,腌制一下才能入味.下面介绍几种荤材的腌制技巧.牛排:牛排在煎以前用可乐泡一下,煎后非常嫩.炒的可以用淀粉拌一下.炒牛肉片:炒前先用啤酒将面粉调稀,淋在牛肉片上,拌匀后腌30分钟.啤酒中的酶能使蛋白质分解,增加牛肉的鲜嫩程度.......

    作者:迟火 刊期: 2015- 08

  • 小吃油条

    油条是少有的能打遍南北的民间美食,千百年来深受中国人喜爱.现代营养学把油条列为垃圾食品,让很多人望而却步,我觉得不妥.油条与其他美食一样,谁都不能天天吃.我基本上是每周吃一次油条解馋,而且一定要配豆浆,加上大头菜一起吃.我的吃法是,第一根一口油条一口豆浆,第二根则泡进豆浆中,完美收藏,而且豆浆里要稍微放一点糖,一来可以压豆浆的豆腥味道,另外可以让油条在豆浆中更香.......

    作者:二毛 刊期: 2015- 08

  • 烹饪用酒各法

    制作菜肴,有时需要加少许酒.酒的作用,一是能增加菜肴的香气,二是能使咸甜各味充分渗透进菜肴之中,三是能除去肉类的腥膻味,并有一定的防腐作用.但是烹饪用酒要用得恰当,不然的话,一菜当前,唯觉酒气攻鼻,就大煞风景了.那么,烹调用酒,如何才算恰到好处呢?用厨师的行话来说,烹饪用的酒统称“料酒”.这些料酒包括绍酒、玫瑰露酒(或米酒)和汾酒,色酒及药酒不宜.严格来说,制作不同的菜肴,应使用不同的料酒.当然,......

    作者:胡卓 刊期: 2015- 08

  • 台南绿豆汤

    一般人喝绿豆汤,往往只重口感,很少注意色泽的差别.我则误以为绿豆汤愈浓稠愈好.我喝绿豆汤的品位有所开窍,应在台湾南部当兵服役时.那时弟弟在成大就读,有一天趁休假时去探视.未遇,走出校门,天气闷热难当,看到一绿豆汤店面,客人特别多,因而顺势走了进去.当时在嘈杂而拥挤的人潮里,只想快点喝完走人.可才啜饮,顿时心凉脾开,暑意全消.意外的,喝到了有生以来优质的绿豆汤.......

    作者:刘克襄 刊期: 2015- 08

  • 虾爆鳝面

    从小就爱吃面的我,速度飞快,肚量又大,号称“面王”.每用海碗,直吃两三碗,再鼓腹而行,闲步小庭中,清风徐徐来,真的好快活.几十年前,在一家名为“松鹤楼”的老饭馆中,尝过一大碗“虾爆鳝面”.此面以虾仁与爆鳝片作浇头,虾仁鲜嫩,鳝鱼香脆,面条柔滑,印象鲜明,至今难忘.......

    作者:屠菊红 刊期: 2015- 08

  • 口感之谜

    洋人很纳闷:木耳、粉条之类啥味也没有,中国人为什么嗜好?其实好的是它们的“口感”.这个词儿本来没有,或许是从现代衣料商的“手感”衍生的.口感的本质,林语堂独有见地,定义为“进食时口腔内各部位对食物触觉的总和”,把口感归于“触觉”.大美食家梁实秋所见略同,他谈到海参,说:“这道菜的妙处不在味道,而是对我们触觉的满足.我们品尝美味有时兼顾到触觉.”......

    作者:高成鸢 刊期: 2015- 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