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特别健康》杂志原由省卫生厅主管,已创办20多年,曾创下单期发行近20万份的辉煌。本刊主要介绍世界医学前沿进展状况,报道我国医学院校、科研院所最新的研究成果,介绍医学新理论,总结临床经验,推动我国医学事业的发展,为人类健康服务。
《特别健康》本刊以广大医护工作人员为读者群,用医学的科学理论和临床技术指导医务工作者的医疗服务实践,为广大医务工作者提供良好的教育机会和学术交流的平台,致力于全面提高医师的综合素质。
主管单位: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主办单位: 湖北特别关注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部门: 《特别健康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2095-685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2-1852/R
邮发代号: 38-16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出版地区 湖北
出版地区 湖北
订购价格 264.00
杂志荣誉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特别健康杂志
- 主管单位: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主办单位:湖北特别关注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 国际刊号:2095-6851
- 国内刊号:42-1852/R
- 出版周期:月刊
-
接地气的国菜
猪肉的吃法千千万,普及程度高的恐怕非红烧肉莫属,堪称接地气的国莱吧.红烧肉不属于任何菜系,但似乎哪个菜系都有它的影子.山东有成鲜酱香的鲁味红烧肉,上海有用花雕煮得酥润的本帮红烧肉,苏州有浓油赤酱、甜而不黏的苏式红烧肉,而湖南流行的是红亮微辣的毛氏红烧肉.据说毛泽东不吃酱油,所以地道的毛氏红烧肉是只用糖炒色而不加酱油的.......
作者:崔岱远 刊期: 2014- 11
-
千层茄子
母亲会做一种叫干层茄子的菜肴,这是我非常爱吃的一道菜.做千层茄子,要选个头儿小、外形好的嫩茄子,这样的茄子也叫茄包子.茄子嫩不嫩,一看外表是否有光泽,二看茄子把儿上的刺新鲜不新鲜.选嫩茄子做这道菜容易入味,口感也好.做千层茄子需要有点耐心,同时还要有好刀功,否则做不成.记得多是在母亲歇班的时候,她就骑上自行车到菜市场挑茄包子,一买就是六七个.......
作者:赵伯群 刊期: 2014- 11
-
两样诱人的小菜
北京人过年,家家户户餐桌上有两样诱人的小菜,一样是芥末墩儿,另一样是豆儿酱.先说说芥末墩儿,这是一道解油腻的小凉菜.别看它不起眼,却是北京人过年餐桌上素菜中的首席.一到腊月二十七八,家家户户就开始预备芥末墩儿了.首先挑选瓷实的清口大白菜,去了老帮儿,取中段切成一寸厚、一寸多粗的圆墩儿,用马莲草转圈儿扎紧了.烧一锅开水,用笊篱托住逐个焯得半生不熟的.焯的时间不能长,否则就烂成了泥,没了脆生劲儿.......
作者:崔岱远 刊期: 2014- 11
-
是粥不见粥
顺德人对食事的精细追求往往体现在日常的莱式里,比如各类小炒,乃至一饭一粥.拿粥来说,顺德的粥与潮州的粥就截然两样:潮州粥看起来像泡饭,粥中可见完整的煮透后肥胖的米粒;顺德粥是清粥,不见米粒,顺德人称之为毋米粥.毋米粥,不是没有米的粥,而是把米煮化了,化得不见米粒的粥.毋米粥的粥水浓稠雪白,正是“水米融洽,柔腻如一”,这是粥之上品,也是顺德人的爱.顺德人认为“粥韵宜清”,贵在纯洁细腻.行家甚至把清粥......
作者:钟洁玲 刊期: 2014- 11
-
随便餐考水平
饭桌上家人吃得欢,我征求意见:“明天吃什么?”“随便!”“随便!”“随便”其实是不随便.就像老师出个什么都任选的写作题,看上去自由度高,但往往难得高分,因为所有的要求,老师早已心中有谱,学生倘若真的放开了——自由地写,距离老师的要求可能会很远.准备一顿饭也是一项需要想象、构思、选材、布局、前后照应,后让目标人群也就是家庭成员检验接受的工程,跟写文章差不多.一般情况下,一周之内,我不会让家人吃两顿色......
作者:公输于兰 刊期: 2014- 11
-
两张神秘的纸片
三十多年前,四川绵阳还是一个古旧小城.秋天的一个夜晚,窗外风雨飘摇,室内灯光黯淡,重病已久的母亲把已近中年的儿子叫到床前,双手哆嗦着,从一个漆色斑驳的木盒子里拿出一蓝布包,打开包裹得层层叠叠的布包,里边有两张发黄的纸片.母亲神色紧张而庄重,把两张纸片交到儿子手里,声音很低,断断续续地,说完之后,面容变得平静,像心里终于放下了一块沉重的大石头.不久,母亲就静静地离开了人世.......
作者:石光华 刊期: 2014- 11
-
萝卜成全牛杂
广州牛杂有别于北方爆肚儿和炒杂碎,不但有牛肚、牛肠、牛百叶、牛肝、牛肺、牛腰、牛肾、牛血,还有不属于牛杂阵营的牛腩,而且一开始就跟萝卜搭配,从不分离,海枯石烂般的姻缘.创造这种搭配的,是个回族厨师.清光绪年间,这位回族师傅在光塔寺附近开店,用牛杂、萝卜加上花椒、八角等五种香料调和的酱汁焖煮,直至萝卜吸入牛杂的肉香、牛杂渗透了萝卜的清甜为止.......
作者:钟洁玲 刊期: 2014- 11
-
慈禧特喜开水白菜
黄敬临,川菜大师.三次为官,皆因厌恶官宦生涯辞官而去,却又自命“油锅边镇守使,加封煨炖将军”.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的烹饪手艺被人发现,引荐入宫,在清廷供职光禄寺(即御膳房)三年,为皇家创制了多款独具特色的莱品,深得慈禧喜爱,被赏以四品顶戴,故有“御厨”之称.在慈禧膳桌菜肴中,有一貌似平常而味殊佳的名肴——开水白菜.此菜汤清如水,白菜鲜嫩,举勺略尝,齿颊生香.开水白菜的创制人便是雅士名厨黄敬临.......
作者:王志坚;卢小溪 刊期: 2014- 11
-
一杯美酒一方人
“酒是蒸馏的艺术”,这个艺术蒸出不同性格的人——德国人说:“酒能打开话匣,但不能解决问题”;俄罗斯人说:“酒可以保存东西,但不能保守秘密”;法国人说:“酒是血,酒是爱情”.你也许还有话可说酒是精湛的艺术品,是男性世界万千享乐中的头把交椅.俄罗斯以生产“伏特加”著称.伏特加是烈酒,饮时令喉咙“燃烧”.俄罗斯人饮酒习惯也是大杯,而且要干杯,否则就不是真正的男人,所以一瓶酒打开后就没有机会再盖起来了.......
作者:欧阳江南 刊期: 2014- 11
-
肉丝18炒
英国的约翰·安东尼·乔治·罗伯茨先生写了本《东食西渐》的书,内容是研究西方人眼中的中国饮食文化.一读起来,发现与其说是西方人对中国饮食文化的理解史,还不如说是误解史.比如,他认为爆炒是中国烹饪的重要特色,却说发明这种快速简便的烹饪方法与中国的燃料短缺有关.不管此论是否有理,但换个角度一想,爆炒还真不失为一种节能方式.......
作者:许亿 刊期: 2014- 11
动态资讯
- 1 敢死队围捕潜伏特务
- 2 脸盆煮饺子
- 3 更年期,牙病爱偷袭
- 4 知味有福
- 5 鉴别伪劣药品--跟我学
- 6 鲜味逼人的蟹煲鸡
- 7 针刺四缝穴与揿针联合治疗小儿厌食症
- 8 浅谈藏药浴疗法的流程与步骤
- 9 对医学影像设备维修规范化管理分析
- 10 社区高血压的护理干预模式和实施效果
- 11 个性化护理在骨科老年患者压疮中的效果分析
- 12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普外科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 13 聚乙二醇联合番泻叶口服导泻法在肠镜检查患者肠道准备中的应用
- 14 苔藓墙对付空气污染
- 15 推拿不是越痛越好
- 16 护理干预措施对戒毒效果的影响
- 17 天气预报趣谈
- 18 浅析护生人际沟通的培养
- 19 脾肾同补汤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疗效观察
- 20 外遇“唤醒”老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