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特别健康》杂志原由省卫生厅主管,已创办20多年,曾创下单期发行近20万份的辉煌。本刊主要介绍世界医学前沿进展状况,报道我国医学院校、科研院所最新的研究成果,介绍医学新理论,总结临床经验,推动我国医学事业的发展,为人类健康服务。

  《特别健康》本刊以广大医护工作人员为读者群,用医学的科学理论和临床技术指导医务工作者的医疗服务实践,为广大医务工作者提供良好的教育机会和学术交流的平台,致力于全面提高医师的综合素质。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主办单位: 湖北特别关注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部门: 《特别健康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2095-685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2-1852/R

邮发代号: 38-16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出版地区 湖北

出版地区 湖北

订购价格 264.00

杂志荣誉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特别健康杂志
  • 杂志名称:特别健康杂志
  • 主管单位: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主办单位:湖北特别关注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 国际刊号:2095-6851
  • 国内刊号:42-1852/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特别健康杂志2016年第7期文章
  • 在告别中学会珍惜

    一好友的父亲患癌症,切片下来,证实有毒,现在等着开刀.能怎么安慰他呢?自己又不是医生,就算是,也束手无策,这是世纪绝症,至今还没有解决办法的呀.要帮的,应是活人.人,要对自己好一点儿,才有足够的爱心去对待别人.......

    作者:蔡澜 刊期: 2016- 07

  • 痣是睡狮勿惊动

    一位当过护士的亲戚,几年前,鼻梁上长出两颗痣.她每天照镜子,老是觉得不顺眼,想去掉它,就到处打听偏方.有人告诉她,每天涂抹一次镇江白醋,个把星期,痣就没了.她如法照办,痣果然没了.可是,过了两三个月,痣又长出来,她再用醋涂抹.这样反反复复一年多,直到近发现两颗痣不但变大了,而且表面粗糙,她才觉得不对劲,急忙问我咋办.我说,你这是犯了痣的大忌,惹祸了,马上去医院.......

    作者:王淼 刊期: 2016- 07

  • 院士养生三点心得

    陈可冀是著名的中西医结合内科专家,也是中医里少有的中科院院士、国医大师.聊起自己的养生经验,他表示,养生先得养心,这里的心有两层意思:第一是生理上的心,即“君主之官”,统领五脏,协调阴阳平衡;第二是心理上的心,就是心态.......

    作者:赵非一 刊期: 2016- 07

  • 97岁国医大师养生秘诀

    国医大师李辅仁,系北京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97岁的他,没有糖尿病和高血压,说起话来声音宽厚、底气十足,脸上的皱纹也很少,几乎没有老年斑,牙齿也雪白整齐.李辅仁的养生秘诀有哪些呢?......

    作者:周峰 刊期: 2016- 07

  • 宋姜龄这样躲过癌症

    宋氏家族有一个并不为人熟知的标签——高癌家族.宋美龄的父亲宋嘉树1918年死于肾病,年仅54岁.母亲倪桂珍1931年死于癌症,只活了62岁.大姐宋蔼龄1973年死于癌症,享年84岁.二姐宋庆龄也因白血病去世.哥哥宋子文1971年因食物卡入气管导致心脏骤停而猝死,享年77岁.两个弟弟宋子安、宋子良分别死于脑溢血和癌症.宋美龄本人也因为乳腺癌做过两次手术,暮年因卵巢囊肿在美国再次做手术.......

    作者:掌上国医 刊期: 2016- 07

  • 心理调整不能急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在癌症的治疗上,心理调整的重要性.但有些患者意识到了,效果并不好.患者越来越急,效果也越来越不好.癌症患者的心理危机和一般心理危机不一样.一般危机随着时间远去,情境消解,会慢慢淡化,逐渐被遗忘,除非再次陷入同样的境地唤醒他.......

    作者:何裕民;于荷 刊期: 2016- 07

  • 一支笔廷缓老花

    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使用,早发性老花悄然增多.不少人担忧自己是否真老花了,其实只要用一份报纸就能自测老花:在距离眼睛30~40厘米处放一张报纸,若能够看清上面的字样,就说明视力没有问题;若看起来“蒙查查”或看久了会眼酸眼痛,就可能是出现老花了.......

    作者:李东豪 刊期: 2016- 07

  • 为何不能医比三家

    作为一名大夫,总会有很多朋友,甚至是朋友的朋友,来问一些治病相关的事情.如果只是提问,倒也没什么,但有时候会碰到拿着一大堆化验检查单子,甚至其他医生治疗方案的人,就问我一句话:你看那个大夫治得对不对?......

    作者:吴舟桥 刊期: 2016- 07

  • 老友聚会少谈病

    一些老友相聚,在感叹岁月催人老的同时,又常常交流一些负面的信息.如某某突发癌症不到三个月就去世了;某某卧床多年,子女照顾不了,已将其送至养老院……当这些信息涌人大脑时,不经意间,人的情绪就会一落千丈.此外,一有老友去世,不管对其熟悉不熟悉,其消息就不胫而走:“你知道××走了吗?”“是吗?那天我还在街上看见他了,怎么这么快呢!”于是,电话的两端啧啧叹息,老友群里传播的都是满满的负能量,这些精神的阴霾......

    作者:周梅 刊期: 2016- 07

  • 大换小有钱玩

    去上海开笔会时,顺便去看一位老朋友,他早就退休了.见到老朋友时,他刚刚卖掉只住了五年的200平方米的房子.于是我好奇地问,大房子不住,卖掉岂不可惜?老朋友笑呵呵地回答:“我和老伴有一套退休方案,房子除了这套大的,还有套80平方米的.我们卖掉大的,回去住小的,也就不显得房子空旷了,这是其一;其二便是将卖房子的两百多万元,每年消费到旅游上,计划在有生之年全部消费掉.......

    作者:张学伟 刊期: 2016- 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