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特别健康》杂志原由省卫生厅主管,已创办20多年,曾创下单期发行近20万份的辉煌。本刊主要介绍世界医学前沿进展状况,报道我国医学院校、科研院所最新的研究成果,介绍医学新理论,总结临床经验,推动我国医学事业的发展,为人类健康服务。

  《特别健康》本刊以广大医护工作人员为读者群,用医学的科学理论和临床技术指导医务工作者的医疗服务实践,为广大医务工作者提供良好的教育机会和学术交流的平台,致力于全面提高医师的综合素质。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主办单位: 湖北特别关注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部门: 《特别健康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2095-685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2-1852/R

邮发代号: 38-16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出版地区 湖北

出版地区 湖北

订购价格 264.00

杂志荣誉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特别健康杂志
  • 杂志名称:特别健康杂志
  • 主管单位: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主办单位:湖北特别关注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 国际刊号:2095-6851
  • 国内刊号:42-1852/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特别健康杂志2016年第6期文章
  • 寒冬一句暖心话

    打抱不平遭厄运老孙是我们二队的铁匠,名叫孙继胜.他长得非常精神,身材高挑瘦削,却结实有力.他是队上地地道道的老贫农、老党员,因此平时说话颇有分量.1971年冬天,那时我24岁.当时,我和同来北大荒的几个同学,看到队里批判三个所谓的“反革命”——其实都是普通老百姓,我们看到队上的头头指使人,用铁丝拴着三块拖拉机的链轨板,挂在他们的脖子上批斗,真是于心不忍.要知道每一块链轨板是17斤半重,每一次批斗下......

    作者:肖复兴 刊期: 2016- 06

  • 猪屎偏方

    1970年,我在北大荒一营宣传队时,有一个队友患了砍头疮(即带状疱疹),数月不好.青霉素一天天打下去,该烂的地方还烂着.当地老乡看不下去,推荐了一个偏方——嚼生黄豆.于是每天看他的嘴里像磨豆腐一样,白沫飞溅地磨着.问什么味?答不出来.递一粒生豆子给我,嚼出腥涩来.如此磨了七天,疮不见好,倒常有各种音节的臭屁冷不丁迸出来,原本生豆子是胀气的.......

    作者:邹静之 刊期: 2016- 06

  • 给砖坯捅窟窿

    上世纪70年代,我的家乡(土默特左旗)一阵风似的建起了不少砖窑.砖窑有以村子的名义建的,也有生产队建的——实力强的生产队,一个队就可建一座;实力弱的,几个队联合建一座.我们村(哈素公社善友板申村)就建有四五座砖窑.建砖窑的目的显而易见,就是想增加村民的经济收入.......

    作者:李元岁 刊期: 2016- 06

  • 我和档案的故事

    我们这一代人的人生经历中,始终有一样东西伴随着自己,决定着自己的进步、成功与荣辱,那就是档案.我一生的工作中,既受过档案的害,也得过档案的好,并且还分管过多年基层单位的档案工作,深知档案的优势与弊端.......

    作者:徐杲 刊期: 2016- 06

  • 父亲的锤子酒

    父亲好酒.他曾经说他喝过锤子酒,说这话的时候,是我女儿一岁的生日酒宴上,在此之前的二十年里,我从来没有听说过关于锤子酒的故事.......

    作者:周进平 刊期: 2016- 06

  • 倒贴30元跟我成婚

    1964年中专毕业后,我和对象同被分配在山西榆社县工作.我在县兽医院,她在离县城30里外的一个公社妇联会.1966年正月初八,我们结婚了.......

    作者:高涌泉 刊期: 2016- 06

  • 说大话

    我们这儿近出了套《承德地区史录》,其中收录了些历史上的大话,很有意思——1958年全区工农业生产“大跃进”的总目标是:“苦战三年,全区改观.”具体到工业是“三年翻五番”;农业是三年实现“一人一猪、二羊、百果(树)、百桑(树)、两千树、千斤粮”,以及“坡地梯田化,梯田水利化,灌溉自流化,猪圈厕所标准化,远山森林近山桑果化,工具新式化,山道马车化,车轮胶皮化,深耕细作化,粮食高产化”……......

    作者:何申 刊期: 2016- 06

  • 一只耳朵

    那年,南国阵地上的硝烟还没有散去.一天,一封皱巴巴的家乡来信,送到了阵地上.打开一看,歪歪扭扭写着这样几个字:“儿,速寄一张两只耳朵的正面照片回来.妈.”......

    作者:贾永 刊期: 2016- 06

  • 四鲜饺子

    1965年深秋的一个傍晚,在偏远山村教书的我,因病回到了许久未归的家.爹说,你娘在队里收秋粮时,用口袋藏回了几斤麦子.我听了眼睛有些湿润,为了让我吃上饺子,娘竟然去做了她为痛恨的勾当.......

    作者:胡爱林 刊期: 2016- 06

  • 庆幸有位胖姜婶

    帮母亲整理房间,看到老照片,不觉聊起了老邻居胖姜婶.胖姜婶和我们,门对门一住就是七年.胖姜婶是地道的农村妇女,没读过书,说话喜欢直来直去,大声嚷嚷着和左邻右舍打招呼,常让外人误以为是吵架.父母喜欢安静,却和聒噪的胖姜婶成了朋友.......

    作者:刘洪静 刊期: 2016-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