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特别健康》杂志原由省卫生厅主管,已创办20多年,曾创下单期发行近20万份的辉煌。本刊主要介绍世界医学前沿进展状况,报道我国医学院校、科研院所最新的研究成果,介绍医学新理论,总结临床经验,推动我国医学事业的发展,为人类健康服务。

  《特别健康》本刊以广大医护工作人员为读者群,用医学的科学理论和临床技术指导医务工作者的医疗服务实践,为广大医务工作者提供良好的教育机会和学术交流的平台,致力于全面提高医师的综合素质。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主办单位: 湖北特别关注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部门: 《特别健康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2095-685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2-1852/R

邮发代号: 38-16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出版地区 湖北

出版地区 湖北

订购价格 264.00

杂志荣誉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特别健康杂志
  • 杂志名称:特别健康杂志
  • 主管单位: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主办单位:湖北特别关注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 国际刊号:2095-6851
  • 国内刊号:42-1852/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特别健康杂志2015年第1期文章
  • 一个人享受晚年

    N先生退休后一直和老伴过着悠闲自在的日子.三年后的某一天,老伴突然离世.远嫁外地的女儿提议:“要不要和我们一起住?”N先生想着能伴着两个上小学的孙儿一起生活,欣然接受了女儿的好意.女儿夫妇住在大城市的公寓楼里,给N先生收拾了一个十平方米的小房间住.之前,N先生一直居住在独门独户的大房子里.喜欢钓鱼的他,日积月累收集了大量渔具,如今却没法把这些全带去新居,只好处理了一些收藏品.虽然不舍得从前的心头好......

    作者:保坂隆;陆青 刊期: 2015- 01

  • 老太婆投资俱乐部

    退休后收入大幅度缩水,再加上通货膨胀,人人都关心如何投资,以保持生活水准.在伊利诺伊州一个极不起眼的小镇上,有一个女性群体依靠自己的能力进行投资.这就是远近闻名的胡子镇老太婆投资俱乐部.这个投资俱乐部1983年成立,在初10年内也经历1987年华尔街股市大崩盘,但她们的年平均回报率依然达到23.5%.这样的业绩超过华尔街专业投资顾问的总平均数,让那些基金经理们实在难以置信.......

    作者:赵燮雨 刊期: 2015- 01

  • 我给女神柴米婚姻

    放弃辉煌前程我的一生有过七次转机.在我28岁的时候迎来了大的转机,就是结婚.当时正是妻子山口百惠如日中天的年代.无论是唱歌还是演戏,她的才能都在全面绽放.她将有辉煌前程,谁都坚信不疑.22岁的时候,因为拍摄电视广告,我第一次见到了妻子.后来,我们一直被称为“黄金搭档”,一起拍电视连续剧、电影、广告……一年有一半以上的时间我们都在一起.......

    作者:三浦友和;毛丹青 刊期: 2015- 01

  • 性情中人白求恩

    为爱离婚年轻时的白求恩当过餐厅服务员、消防员、报社记者、伐木工人、小学教师、轮船上的锅炉工和礼拜天学校的教师.1923年,白求恩通过考试,成为英国皇家外科医学院的临床研究生.此时,他遇见比他小11岁的苏格兰姑娘弗朗西丝·坎贝尔·彭尼.......

    作者:王伟 刊期: 2015- 01

  • 磨合中找乐

    不久前的一个早晨,老伴袁瑶瑶一醒就跑到客厅,对着已经晒好衣服、浇完花,正在扫地的我说:“我做了一个梦,梦见我上辈子是成都街头的流浪儿,被你捡回来照顾.难怪这辈子我会嫁给你,因为要报恩.”我没好气儿地顶回去:“还不知道是谁在报谁的恩呢!”......

    作者:阮义忠 刊期: 2015- 01

  • 李四光夫妻二三事

    状况频出1923年1月14日,李四光与许淑彬在北京吉祥胡同的住所结婚.婚礼上名流云集,蔡元培为他们证婚.李四光事业心强,他认为自己已过而立之年,气旺力坚,正是大干事业的好时机,成家后,应把主要精力用在科研上.他在埋头科研时,往往顾及不到家庭,年轻活泼的许淑彬难免感到孤寂和气恼.......

    作者:毛峥嵘 刊期: 2015- 01

  • 饥饿知青杂忆

    防蹭饭甚于防贼当年,知青们的日子很苦,终日像驴一样劳作.更难熬的是常常吃不饱肚子,像饿狗一样四处觅食.忽一日,临近中午饭的时候,平日几乎没有任何来往的一小队知青王杰晃晃荡荡地来到了二小队知青点.王凡波、赵安东、刘新民一见王杰,如临大敌.赵安东眨巴眨巴眼,不耐烦地说:“王杰,你有啥急事?快说快说!”王杰一时很窘,结结巴巴:“没……没啥事,就……就是来串串门.”早不串,晚不串,偏偏正赶上饭点来串门?不......

    作者:吴政 刊期: 2015- 01

  • 过去的老邻居

    一提起过去的老邻居,总会有一股暖流涌上心头.20世纪70年代,我住的那幢小楼,原是一家日本人开的“榻榻米”工厂.新中国成立之后,被隔成好多单间,来了许多新住户.每一家的居住面积不过十几平方米,我住的那间甚至只有八平方米.那个年代,家家烧煤烧柈子,一到星期天,都到院子里劈柴火,脱煤坯.邻居们处得很好,如同一家人,如若恰巧我不在家的时候来了煤或柈子,就好像是全楼人家的活儿一样,大家齐动手,帮着把煤柈弄......

    作者:阿成 刊期: 2015- 01

  • 草原野味

    在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困难岁月里,我们锡林郭勒盟太仆寺旗头号地村的半大孩子们吃什么呢?吃野味,具体来说就是吃黄鼠、蝗虫,那可真是奇香无比,回味无穷.黄鼠不是黄鼠狼,它的个头介于老鼠和黄鼠狼之间,是吃粮食和绿草的.捕黄鼠不是一个人的活儿,我常和白佃忠联合行动.我俩找到黄鼠的洞口后,就去挑两桶水来.我胆子小,不敢杀生,专门负责向鼠洞里灌水.一般当第二桶水灌进过半的时候,就会有黄鼠不顾一切地猛......

    作者:杨勇 刊期: 2015- 01

  • 三两肉换个媳妇

    客多肉少那一年年底,生产队穷得没给社员发一分钱.春节快到了,咋过年呢?幸亏队里还偷偷养了两头猪,便连夜宰了,平均每人六两肉,我家三口人,分得了一斤八两肉.我们这儿的风俗,大年初二开始走亲戚.这些客人并不是同一天来,而是根据辈分的高低和关系的远近,分期分批来的.我爹算了一下,光是计划内的客人就有九起,冷不丁再冒出另外的客人的话,那便是十起甚至十几起了.......

    作者:吴庆安 刊期: 2015-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