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特别健康》杂志原由省卫生厅主管,已创办20多年,曾创下单期发行近20万份的辉煌。本刊主要介绍世界医学前沿进展状况,报道我国医学院校、科研院所最新的研究成果,介绍医学新理论,总结临床经验,推动我国医学事业的发展,为人类健康服务。

  《特别健康》本刊以广大医护工作人员为读者群,用医学的科学理论和临床技术指导医务工作者的医疗服务实践,为广大医务工作者提供良好的教育机会和学术交流的平台,致力于全面提高医师的综合素质。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主办单位: 湖北特别关注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部门: 《特别健康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2095-685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2-1852/R

邮发代号: 38-16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出版地区 湖北

出版地区 湖北

订购价格 264.00

杂志荣誉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特别健康杂志
  • 杂志名称:特别健康杂志
  • 主管单位: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主办单位:湖北特别关注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 国际刊号:2095-6851
  • 国内刊号:42-1852/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特别健康杂志2014年第2期文章
  • 彩礼风波

    上世纪70年代初,崇明岛上,年轻人婚配都由媒人作伐.介绍成功后,盛行男方向女方呈送彩礼.一般是先送定亲物(彩礼),再开始恋爱.礼物多少并无定数,全视各自家庭经济条件而定,由此也衍生出种种送彩礼的趣闻.有位男青年定亲后的彩礼包括:毛线、衣服、皮鞋和自行车,总价约一千元,这在当时可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某日,双方约上各自的长辈及亲戚等一干人马进城去采购,人多也好有个商量.可见当时采购彩礼,并非一件小事.不......

    作者:郭树清;黄加中 刊期: 2014- 02

  • 巧妙对敌伪装书

    解放前,为了对付反动当局对进步书刊的查禁,革命人士大量采用一种叫“伪装书”的办法.有一个进步刊物,用了一个《脑膜炎预防法》的书名,暗寓可以医治思想、清醒头脑的意思.有一次,有人拿了一本到上海邮局寄发,被国民党上海市党部驻邮局的检查老爷看到.这位“老爷”刚一伸手,立即缩回去,捏着鼻子走掉了.原来,他以为看这种书的人已经有脑膜炎症状,自己赶快躲开为是.有的书甚至用庸俗的名称,如《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

    作者:宋庆森 刊期: 2014- 02

  • 大海的豪门盛宴

    20世纪70年代,我在前卫歌舞团工作,经常随团赴各海防部队慰问演出.当时部队和地方百姓的文化生活都十分枯燥.团里的女演员一个个身材修长,婷婷然,袅袅然;男演员一个个潇洒英俊,堂堂哉,灵灵哉.前卫的到来不用发海报,战士和百姓就奔走相告.演出尚未进行,演员们走到哪里,都会引来跷脚探首的围观者.每次演出前后,歌舞团都会受到军、师、团三级领导和地方政府殷勤的款待.在烟台、长岛、荣城、石岛,摆的都是“海鲜全......

    作者:李存葆 刊期: 2014- 02

  • 1936年的自由恋爱

    1936年3月的一天,父亲要饭走到一户人家.看见大门口站着一位姑娘,父亲走上前说:“大妹子,给我一口饭吃吧.”姑娘看我父亲很可怜,就跑回家拿了一个菜窝窝递给我父亲,而后说:“咱们都是穷苦人家啊!”她又问我父亲是哪个村的人,多大年龄了,有媳妇没有.我父亲详细自我介绍.姑娘听了很同情,她觉得我父亲是诚实、善良的人.二人说着说着都有了心思.姑娘回家后,就给父母讲了我父亲的情况和她自己的心思.她父母说:“......

    作者:涂长发 刊期: 2014- 02

  • 好记性保护亲朋

    1976年4月5日,好友徐怀中在北京参加了“天安门事件”,回南京后,向我传阅了十多首“天安门诗抄”,后来我又从大姐夫肖宗齐那里抄录了几首.大姐和大姐夫千叮咛、万嘱咐:这些“天安门诗抄”只能躲在家里偷偷地看,千万不能外传,否则后果不堪设想.然而,在“四人帮”例行逆施的时代,读罢这些诗抄,谁不动容?一次酒后,我情不自禁地将这十多首投枪、匕首般的诗歌传阅给同事张某某和段文化.很快,张某某在向别人传阅时被......

    作者:王庆顺 刊期: 2014- 02

  • 攒钱给爹走亲戚

    16岁,我成了家里的劳力,天天上坡干活,但地里的活怎么也干不完.别人推粪,我就帮忙拉车子;别人栽地瓜,我就担水浇水.那时候能够吃饱饭的家庭不多,大多是靠吃糠咽菜来填饱肚子.我家五口人要下地干重活,包括我在内,即便如此,我们家连地瓜面都不够吃.那时干活村里按劳力分工,因为我小,不够年龄,还不算正式劳力,但好处是,我比较自由.当大人们都出去干活的时候,我就出去拾柴做饭,捡地瓜,有时到集上看别人卖菜,学......

    作者:田秀英 刊期: 2014- 02

  • 薯干劲酒

    用薯干做的酒,品名薯干酒,九毛八一斤,也不便宜.我在生产队一天整劳力值三毛五,得干小三天才能买一斤.后来有机会喝了,进嘴辣,烧嗓子,落肚后腾地点着火一般,再猛地蹿到脑瓜顶.头就发晕,脚下轻飘飘,就兴奋,忘了烦恼.那年月深山沟社员有两大快乐:喝酒与偷情.偷情有风险,喝酒没风险,就是缺酒钱.......

    作者:老赫 刊期: 2014- 02

  • 难道我是面包师

    妻子对丈夫说:“马桶的冲水设备坏了,你去修理好!”丈夫说:“你把我当修理匠了,还是把我当什么了?”说完便上班去了.第二天,妻子又催促了:“卫生间的一块瓷砖坏了,你去重贴一块!”丈夫说:“你把我当泥水匠了,还是把我当什么了?”说完便上班去了.又过了一天,妻子让丈夫把卫生间的一扇窗换一下.丈夫说:“难道我是玻璃!装配工吗?”说完径直上班去了.......

    作者:承受 刊期: 2014- 02

  • 我不秃谁秃

    我在四年前是满头乌发,并不理会头发对于人的重要,甚至感到麻烦.朋友常常要手插进我的头发里,说摸一摸有没有鸟蛋.但那个夏天,我的头发开始脱落,早晨起来枕头上总要软软地粘着那么几根,还打趣说:昨儿夜里有女人到我枕上来了?直到后来洗头,水面上一漂一层,我就紧张了,忙着去看医生,忙着抹生发膏.不济事的.愈是紧张地忙着治,愈是脱落厉害,终于秃顶了.我的秃顶不同于空前,也不同于绝后,是中间秃.秃到如一块溜冰场......

    作者:贾平凹 刊期: 2014- 02

  • 老顽童余光中

    话不半句投机多第一次见到余光中,是在1993年香港中文大学召开的两岸暨港澳文学交流研讨会上.在欢迎晚宴上,我和他坐在一起聊天、碰杯,他忽然慨叹台湾政坛投机分子何其多,文坛知音何其少,因而顺口将古人的两句诗“酒逢知己干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颠倒过来:酒逢千杯知己少,话不半句投机多!之所以“知己”少,与文学商业化有关.如希望评论家当作家的知音,作家得先拿红包来,评论家才能写文章吹捧他.这正是:桃花潭水......

    作者:古远清 刊期: 2014-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