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特别健康》杂志原由省卫生厅主管,已创办20多年,曾创下单期发行近20万份的辉煌。本刊主要介绍世界医学前沿进展状况,报道我国医学院校、科研院所最新的研究成果,介绍医学新理论,总结临床经验,推动我国医学事业的发展,为人类健康服务。
《特别健康》本刊以广大医护工作人员为读者群,用医学的科学理论和临床技术指导医务工作者的医疗服务实践,为广大医务工作者提供良好的教育机会和学术交流的平台,致力于全面提高医师的综合素质。
主管单位: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主办单位: 湖北特别关注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部门: 《特别健康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2095-685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2-1852/R
邮发代号: 38-16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出版地区 湖北
出版地区 湖北
订购价格 264.00
杂志荣誉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特别健康杂志
- 主管单位: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主办单位:湖北特别关注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 国际刊号:2095-6851
- 国内刊号:42-1852/R
- 出版周期:月刊
-
木板钉出滑轮车
儿子鲲鲲小时候没有耍过用钱买来的玩具,他的玩具全是我钉包装木箱时抽空给他做的.还记得的有:木刀二,木剑二,弓箭一,弩箭一,秤一,木制手枪一,木制汽车二,竹蜻蜓若干,纸鸢若干,木制弹射滑翔机一,木制装有滚珠轴承的滑车三——其中一辆性能特佳,有手扶的类似自行车龙头的方向操纵杆,有前轮和后轮各一,都是用滚珠轴承代替的.鲲鲲左脚踏在车板上,右脚蹬地,一蹬可滑行两三丈远.......
作者:流沙河 刊期: 2014- 12
-
我的姻缘
我从上海复旦大学毕业之后,成为北京电影制片厂文学部年轻的编辑.10年“文革”在我的同代人中遗留下了一大批老姑娘,每几个家庭中便有一个.同事中热心的师长们和阿姨们,都觉得把我“推荐”给某一位老姑娘就是一件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四年中,我难却大家的好意,见过两三个姑娘,没“进行”恋也没“进行”爱.那时我正写一部儿童电影剧本,文学部党支部副书记又为我“推荐”一位.我说悠悠万事唯此为大,待我写完了剧本再考虑......
作者:梁晓声 刊期: 2014- 12
-
旧时抽签儿
买的不如卖的精卖吃食的小贩,走街串巷,主要主顾是大小商家.无论什么酱肉,包括肥卤鸡、野鸭肉、大雁肉、猫肉、兔子肉、驴肉、田鸡腿,品种繁多.每到下午,小贩就一个个地出现了,提着大提盒,里面放着货物.这时,正是西方人下午茶的时候,中国人没有下午茶习惯,午后有了一点儿饥饿感,花点儿零钱,买点儿小吃,也是一种享受.......
作者:林希 刊期: 2014- 12
-
黄鼠狼为媒
在村里,傻爷辈分高,这也是他被乡亲们称为“爷”的原因.之所以还冠个“傻”字,那多少沾了黄鼠狼一点光.建国初的几年,乡亲们虽然分得了土地,可村里地势低洼,十年九涝,庄稼多半有种无收,人们并没能完全从贫困中解脱出来.傻爷一家就更惨了,他父亲身体不好,母亲又常年抱着个药罐子,苦汤苦水把家里喝得冬天连件棉衣也穿不上,更别提温饱.还多亏傻爷脑瓜灵,土里刨不出食儿,他从活物上找,打黄鼠狼.腊月里,一张黄鼠狼的......
作者:武杨 刊期: 2014- 12
-
抬屋
上世纪60年代末,我们全家被下放到苏北东台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当地皆是茅草房,且房子低矮,都是在朝南的山墙上开门,俗称“顶头府”.一个生产队,农户的房子都是散落分布,这里几家,那里几家,后来公家划了农庄线,让各家把房子都搬到农庄线上,这样看起来整齐划一,就有了社会主义农村的新面貌.......
作者:且庵 刊期: 2014- 12
-
不冷不热谈恋爱
谈恋爱是雷区在轰轰烈烈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开展后的第三个年头,我们一群应届毕业生幸运地走上了工厂的工作岗位.进厂后,我们先是不知谈恋爱,后是不敢谈恋爱,个个只知道积极工作,努力进步.这使我们的领导非常骄傲,经常向上级炫耀:我们厂风气太好了,小青年都二十几岁了,不仅没出现生活作风问题,竟然连谈恋爱的都没有!言下之意,自然是领导政治工作有方.......
作者:宋传英 刊期: 2014- 12
-
干部大院的家长里短
用现在的目光看,上世纪70年代是一个很奇妙的年代.那时候,我家住在一个干部大院里,里面住着县长、镇长.那时候的干部好像没什么了不起.县长的一个女儿是我的同学,我去她家,经常撞见他们吃中饭.他们家孩子多,一家几口围坐在桌前,桌上就是一大盆炒青菜.他们吃得是那样的香,让我觉得他们的青菜比我家的美味很多.这个县长经常在农村蹲点,华西村那时候叫华西大队,他对当时的华西大队进行了大力扶持.......
作者:程玮 刊期: 2014- 12
-
为四两肥肉煞费苦心
有钱难买货女儿出生在“四人帮”肆虐的年代,那时大喇叭里整日叫嚷着“到处莺歌燕舞”,实际是百姓“肚子饿得打鼓”.孩子因月份不足,到了半岁还是又瘦又小,连哭声都像只睁不开眼睛的小猫的呻吟.我母亲第一次来看孙女,便掉了泪.她对我说:“这孩子再不增加营养,怕很难养成人呢!”......
作者:高炯浩 刊期: 2014- 12
-
土包子的励志故事
1985年8月下旬,高考放榜,我收到了人民大学哲学系的录取通知书.还未到开学时间,我自然还得帮着家里干活.一天,我一早便把背心搭在荷叶上,光着背,赤着脚,穿着大裤衩(彼时乡下夏日没条件讲究,大裤衩既外穿,也是内裤),在村后自家的藕地里摸藕.摸藕有技术,什么样的叶子下面才长藕,一般人是不知道的,但于我而言,一看就知该从何入手.摸藕大的问题是,时间长了,手指生疼,而且污泥浸染指甲后,指甲颜色会黑很久,......
作者:朱学东 刊期: 2014- 12
-
灾年不逃荒
父亲定计我的家乡在巴彦淖尔市乌拉特草原南端的黄河岸边,我小的时候,我们那里三天两头遭水灾.家乡的人们一般不把它叫遭水灾,而叫大水出岸.黄河水暴涨时,溢出岸来,把岸边的庄稼全部淹没.为了活命,人们便开始逃荒.逃荒的地方,一般是在余太地区.据说,余太是宋朝杨门女将余太君安营扎寨抗辽的地方,后人将“君”字省去,简称为余太.它位于乌拉山的北面,那里大部分是靠天吃饭的旱地,黄河水根本上不去.家乡人把逃荒也称......
作者:杨治国 刊期: 2014- 12
动态资讯
- 1 不用为腰围发愁
- 2 老人应尝试复合运动
- 3 南怀瑾饮食微薄清淡
- 4 晒太阳就能防衰老
- 5 重症室门口三点钟
- 6 笑气氧气吸入镇静技术辅助口腔科畏惧症患儿治疗效果研究
- 7 TURP术后膀胱痉挛的原因分析及护理体会
- 8 椎间盘突出症并椎管狭窄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 9 小儿雾化吸入疗法的护理干预
- 10 低分子肝素钙预防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
- 11 做前夫婚姻的第三者还有未来吗
- 12 漂亮的借口
- 13 德国人的摆谱
- 14 难忘红装女泳队
- 15 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价值研究
- 16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亲属活体供肾切取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 17 66年老报童
- 18 摄影养生之道
- 19 夫妻欢爱后的隐忧
- 20 肺不早衰有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