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特别健康》杂志原由省卫生厅主管,已创办20多年,曾创下单期发行近20万份的辉煌。本刊主要介绍世界医学前沿进展状况,报道我国医学院校、科研院所最新的研究成果,介绍医学新理论,总结临床经验,推动我国医学事业的发展,为人类健康服务。

  《特别健康》本刊以广大医护工作人员为读者群,用医学的科学理论和临床技术指导医务工作者的医疗服务实践,为广大医务工作者提供良好的教育机会和学术交流的平台,致力于全面提高医师的综合素质。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主办单位: 湖北特别关注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部门: 《特别健康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2095-685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2-1852/R

邮发代号: 38-16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出版地区 湖北

出版地区 湖北

订购价格 264.00

杂志荣誉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特别健康杂志
  • 杂志名称:特别健康杂志
  • 主管单位: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主办单位:湖北特别关注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 国际刊号:2095-6851
  • 国内刊号:42-1852/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特别健康杂志2014年第1期文章
  • 二叔的婚礼

    我爷爷弟兄六人,爷爷排行老六,人称“汪六先生”.爷爷是个书呆子,每日里读书写字,除了吃饭睡觉,其他一概不闻不问,真正的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爷爷的大哥先后娶了三房太太都没能留得一男半女,爷爷便将我父亲过继给了他.父亲十几岁时,我大爷爷去世,父亲继承了他的全部遗产——三十亩上好的菜园以及河下一溜十间平房.......

    作者:晓波 刊期: 2014- 01

  • 骂到病除

    上世纪30年代,长沙有个“用药一帖、药到病除”的神医彭咏白,在犁头后街苦竹庵巷(今青石井靠近犁头后街一侧)坐诊.彭咏白脾气怪,无论谁来看病,都会被他骂.当年母亲背着仅四岁、患肺炎的我去求医时,就被彭骂得眼泪直流:“挨到病重才来找我,你这做母亲的搞什么去了!”......

    作者:曾继祖 刊期: 2014- 01

  • 红色标语保住芙蓉石

    在桂林七星公园花桥旁,有一处著名的石景,名“芙蓉石”.石高约十米,北面刻有崇宁五年(1106年)和光绪十一年(1885年)的洪水标记,是研究古代水文的重要资料.关于芙蓉石,有个美丽的传说,说的是玉皇大帝的女儿五仙姑下凡来到七星岩东面的小村庄,爱上了当地的一个牧羊小伙子,结果被玉皇大帝拆散的故事.......

    作者:彭如;周伟 刊期: 2014- 01

  • 家宴后一道菜

    大哥六十多年前从上海震旦大学毕业后,多年来从事外事工作,在陪外宾去高级餐馆吃饭时,他总爱溜到厨房里,去看厨师炒菜,然后回到父母家露一手.在缺油少肉的日子里,他怎么能像大厨师那样用油、用肉?可是,他真有办法.......

    作者:杨康妮 刊期: 2014- 01

  • 我的二等功奖状

    62年前我参加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在长津湖战役中获得二等功奖状.奖状为纸质,长27厘米,宽19.5厘米,发证单位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7军司令部、政治部,发证时间为1951年7月15日.......

    作者:张荫曾 刊期: 2014- 01

  • 在吃不饱的年代里

    人生在世,吃饭是第一件大事.可是,生不逢时,青年时代我一直在“打饥荒”.1959年春,生产队的粮食基本都上缴国家了,公共食堂还勉强撑着.吃什么呢?主要吃红薯和胡萝卜,用极少的麦面勾一下芡,根本闻不到面的香味.......

    作者:詹华如 刊期: 2014- 01

  • 听敌台

    70年代听境外广播,当时叫敌台,我不知道在全国知青当中普遍不普遍.这在云南知青中相当普遍.云南是一个得天独厚的地方,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听不太清楚,报纸也要多少天后才运到山里,收藏在党支部书记家,卷烟抽的时候都是向支书手上撕条报纸.所以中央的电台和报纸,对听敌台的人来说,只能算参考消息.......

    作者:阿城 刊期: 2014- 01

  • 好字好人生

    我上小学时,有两年曾有大字(毛笔)课,可惜是体育老师代课.他的理论中写字就是画圈.倒是我老爸让我在家照着字帖写大字,还说能写一手好字,将来就不愁没有饭吃,说我三姐的钢笔字写得又漂亮又快,一路保送,学机电,留校干文秘,就跟她字写得好有关.......

    作者:何申 刊期: 2014- 01

  • 自学

    1969年,我因一篇文章被打成“反革命集团”的“头目”,关押、审讯、批斗以及监督劳动管制.那时我20岁.有一次,押送我监督劳动的人是兽医庞春泰,他对我说:“你本来在无线电上很有才能,你就做这件事,不是很好吗?”这些鼓励令我铭记在心.我重新捡起小时候对工程的兴趣,学习成了我主要的精神寄托.......

    作者:许成钢 刊期: 2014- 01

  • 我读大学很有趣

    当年,我考大学很有趣味.我报考了两所大学,都考取了.一个是上海圣约翰大学,一个是南京东南高等师范学校.可是圣约翰大学学费贵得不得了,一个学期就要两百多块银元,而东南高等师范学校不要学费,所以,我就准备去南京上大学.我的姐姐在上海教书,她的同事朱毓君听说我考进了圣约翰大学不想读,就对姐姐说:“考圣约翰大学比考状元还难,你弟弟不去太可惜了.我也没有钱,我去问我妈妈借,让他去上学,上了学以后再想办法.......

    作者:周有光 刊期: 2014- 01